[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6991.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德;王国明;魏丽;刘会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9K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转移 型杂化光致 变色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草酸、金属源、TPT、磷源以及DMF或DMAc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装入带聚四氟乙烯反应釜的不锈钢高压反应容器中,在145℃晶化7~8天得到结晶性良好的块状无色或浅紫色晶体;然后晶体依次经去离子水洗涤、抽滤,并在室温下干燥,制备得到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制备的材料结构新颖,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为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柱层结构策略导向的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化合物是指某些化合物在一定的波长和强度的光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且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由于具有在两个不同的稳态之间可逆切换的特点,该类材料已用于诸多领域,如油墨、化妆品、汽车等行业,并在分子开关、射线检测、生物成像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材料的属性,光致变色材料主要分为三类: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简称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其中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相对较少,典型的例子包括VIB族金属氧化物、多酸和羰基化合物、VB族金属氧化物、IB族卤化物、IA和IIA族金属、碱金属叠氮化物、方钠石、汞盐、硫化锌、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水滑石结构)、价态互变异构的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等;众所周知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包括二芳基乙烯、二噻吩基乙烯、螺吡喃、螺恶嗪、色烯、俘精酸酐、偶氮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茴香醚、多环醌、紫罗碱、三芳基甲烷等。通常,无机化合物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高强度和丰富的配位化学,而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样并且易于改性或加工,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具有多样的物化性质、组分和加工技术,这为构筑杂化光致变色材料提供可能。目前已公开报道的杂化光致变色材料主要基于光致变色活性有机单元/组分,设计和合成基于非光致变色组分的杂化光致变色材料仍然极具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光致变色功能为导向,基于柱层结构策略及超分子构筑块(supramolecular buildingblocks,SBBs)组装方法,利用缺电子的有机单元(电子受体,electron acceptor,EA)柱撑富电子的金属-配体层(电子给体,electron donor,ED),通过对有机单元及金属-配体层的组装探究,构筑电子转移型杂化光致变色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6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