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5862.0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侯景翔;吴昱;刘慧;魏永霞;汝晨;杨军明;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C1/06;A01G7/06;A01G25/02;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水肥一体化 旱直播 水稻 水稻种子 滴灌带 肥料 播种 种植 铺设滴灌带 水稻生育期 草害防治 全生育期 适时收获 水稻根部 穴播方式 作物种植 病虫害防治 宽窄行 生育期 施基肥 碎土机 镇压器 除草 精整 施肥 镇压 封闭 吸收 土地 | ||
1.一种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种植技术,其栽培方法包括:
S10、每年秋翻秋耙后,春天使用碎土机碎土,土块最大粒径不超过3厘米,之后平整土地,使表土细碎、松软、平整;
S20、根据当地的常年活动积温选择生育期适中、早生快发、分蘖力适中、株高较矮、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在种子处理过程中,选晴天将种子晾晒1~2天后,用清水选种,排除浮在表面的秕谷,选用籽粒饱满的稻种,待种子表面水分散失后进行包衣拌种,包衣处理采用旱育保姆试剂,每公斤种子用量300克;24小时后,进行浸种催芽,浸种时,水温保持12~15℃,浸泡3~5天;
S30、根据天气回暖情况,选择在地下5厘米处地温连续5天稳定达到或大于10℃时进行播种;采用宽窄行穴播方式播种,宽行宽度为26厘米,窄行宽度为10厘米,穴距为10厘米,宽行用于布置滴灌带;基肥按照氮肥45%、磷肥100%、钾肥50%的比例拌和;播种和施基肥后,及时使用镇压器镇压,来回缓慢镇压两次,避免漏风风干种子,保证出苗。
S40、播种后水稻种子进入生育期,在保持底墒的情况下,从出苗到三叶半时期不进行灌水,该阶段维持旱田状态,三叶半时期之后通过滴灌带进行灌水,特别处于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根据需求多灌水,其他时期少灌水;同时在全生育期进行施肥和/或病虫害防治和/或草害防治,封闭除草之后,按照一条滴灌带控制四行水稻的规格铺设滴灌带;
S50、根据水稻生育期适时收获,并进行下一轮作物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害防治分阶段进行,第一次在播种后1~3天进行封闭除草,每667平米用50%丙草胺100毫升加30%苄嘧磺隆15克兑水30升混合后均匀喷雾;第二次在稗草1~2叶期,用氰氟草酯除草剂进行除草;第三次在进行了前两次除草之后依据稻田杂草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若第一次和第二次除草后稻田基本无杂草则无需进行第三次除草,否则进行第三次除草),可选用五氟磺草胺进行茎叶喷雾除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肥量按照氮肥(尿素)每公顷110公斤、磷肥(磷酸二铵)每公顷45公斤、钾肥(氯化钾)每公顷80公斤均施;基肥按照氮肥45%、磷肥100%、钾肥50%的比例施入;施加追肥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提前放入施肥罐中充分溶解后,通过滴灌带随水滴施,其中分蘖肥施氮肥20%,促花肥施氮肥15%、钾肥50%,保花肥施氮肥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为浸种前要将种子晾晒并对种子包衣处理,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在二化螟和大螟的孵卵高峰期,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灭虫,每667平米用20%氯虫苯甲酰胺5~10毫升,加水30升混合后对茎叶均匀喷雾;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于14天后再喷药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滴灌带时,滴灌带类型采用贴片式,滴头间距30cm,工作压力0.1MPa,滴头流量1.2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水稻滴灌旱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土壤含水率保持在90%~100%,分蘖前期和乳熟期保持在70%~100%,分蘖末期保持在60%~100%,黄熟期停止灌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8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