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5219.8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自良;李庆;巨成良;姜瀚;周银波;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09/80 | 分类号: | C07D209/80;C07D405/12;C07D409/12;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福岭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蒽醌结构 碳原子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多环芳基 共轭结构 芳基 制备 氨基 催化合成反应 芳香族杂环基 薄膜稳定性 不易结晶 材料分子 材料应用 材料制备 光电性能 发光层 杂芳基 苯胺 蒽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结构式如下:其中,Ar1和Ar2为碳原子数为5‑60的芳香族杂环基或碳原子数为5‑60的芳基、多环芳基共轭结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Ar3为碳原子数为5‑60的芳基、杂芳基或多环芳基共轭结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1‑氨基‑5‑氯‑蒽醌、Ar1‑X、Ar2‑X、Ar3‑X和苯胺为原料通过催化合成反应制得,其中X为Br或I;该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该材料分子间不易结晶、不易聚集,具有良好的薄膜稳定性,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级管(OLED)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响应速度快、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这使其成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最有利竞争者,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且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已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主要被应用在两个领域中,分别为全彩显示和白光照明,基于OLED显示技术的商品,已经逐步实现产业化,比如,在智能手机、曲面电视等商品中,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了该项技术。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主要包括电极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发光材料,其中发光材料在OLED中占有重要位置。
为了实现全彩显示,分别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与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相比,蓝色发光器件尚不够成熟,器件寿命和效率偏低。人们正通过超净技术,封装技术,开发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蓝光材料等来提高蓝光器件的寿命,而掺杂技术和开发具有两极结构的新型材料,则是提高器件效率的方向。
掺杂技术是通过将发光材料(客体材料)分散在其它材料(主体材料)之中,来降低发光材料的浓度,从而避免分子间聚集和浓度淬灭,进而实现提高器件效率,改善电致发光色纯度,延长器件寿命的目的。
就当前OLED显示照明产业的实际需求而言,目前OLED材料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落后于面板制造企业的要求,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和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市场需求很大,作为材料企业开发更高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发光效率的一种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蒽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式如下式(A):
所述式(A)中,所述Ar1为碳原子数为5-60的芳香族杂环基或碳原子数为5-60的芳基、多环芳基共轭结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Ar2为碳原子数为5-60的芳香族杂环基或碳原子数为5-60的芳基、多环芳基共轭结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Ar3为碳原子数为5-60的芳基、杂芳基或多环芳基共轭结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Ar1和Ar2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的,所述Ar1和Ar2独立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Ar3为苯基、萘基、联苯基、菲基和蒽基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式(A)为下列结构式C01~C41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