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4612.5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昌;刘宝锁;江世贵;郭华阳;张楠;郭梁;朱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种培育 受精卵 孵化桶 受精卵孵化 饵料投喂 日常维护 水质控制 工厂化 苗种 鱼苗 培育 筛选 无光照环境 孵化条件 海区网箱 水体表层 养殖管理 鱼苗培育 鱼受精卵 搅动 微流水 放入 管控 换水 上浮 体长 过滤 水体 孵化 海水 黑暗 室内 养殖 优化 | ||
1.一种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受精卵筛选:将尖翅燕鱼受精卵过滤后放入装有海水的孵化桶中,搅动水体后静置,收集水体表层上浮的受精卵,并转移至其他孵化桶;
(2)受精卵孵化:建立孵化桶内黑暗无光照环境,采用微流水换水方式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后的仔鱼移至苗种培育桶;
(3)鱼苗培育:对苗种培育桶中仔鱼进行养殖管理,包括日常维护、水质控制和饵料投喂,培育至鱼苗体长为2.5-4.1cm,即可移至海区网箱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受精卵使用40目捞网进行过滤;所述收集受精卵使用120目捞网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受精卵的放卵密度为15-20万粒/m3,孵化海水盐度为30-33‰,水温为26-28℃,同时充气保持受精卵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常维护包括放养密度控制、光照控制和分级分池;所述放养密度控制为控制仔鱼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m3;所述光照控制为受精卵孵化后第1-20天每天维持明期时间15h,暗期时间9h,光照强度为1200-2500lux;第21天之后采用自然光照射;所述分级分池为利用不同规格分苗筛对鱼苗进行筛选,将相同规格的苗种放入相同的苗种培育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分池从受精卵孵化后第10天开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分级分池前鱼苗停食一天,分级分池后泼洒维生素C,增强鱼体抗应激能力,减少应激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控制包括培育水温为27℃-30℃,盐度为30-33‰,氨氮小于0.05mg/L,溶解氧大于5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投喂包括饲料驯化前饵料投喂、饲料驯化期饵料投喂和饲料驯化后饵料投喂;所述饲料驯化为混合投喂卤虫幼体和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鱼苗人工配合饲料驯化,以使鱼苗适应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驯化前饵料投喂为受精卵孵化后第3-7天,投喂轮虫,投喂密度控制在10个/mL,日换水量为10%-15%;受精卵孵化后第8-11天,混合投喂轮虫和卤虫幼体,逐渐增加卤虫幼体投喂量,并减少轮虫投喂量,日换水量为40%-60%;受精卵孵化后第12-17天,投喂卤虫幼体,密度控制在2个/mL,日换水量为100%-120%;所述饲料驯化前饵料投喂每天投喂4次,投喂间隔不少于四小时;所述轮虫和卤虫幼体均经过裂壶藻强化,再过滤,并清洗干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驯化期饵料投喂为受精卵孵化后第18天开始,驯化时间为6天,混合投喂卤虫幼体和人工配合饲料,逐渐增多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减少卤虫幼体投喂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驯化后饵料投喂为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6-8次,少量多餐,日投喂量为苗种培育桶内鱼体总重的4-5%;所述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前先与裂壶藻和维生素C加水搅拌,保持饲料的湿度为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46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白色槐花蜂蜜的本色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辅助鱼类溯河洄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