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3869.9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聂华;刘宇;吴其荣;成丹;王刚;王进;周川;周川雄;黎方潜;王琴;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B01D47/06;B01D50/0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处理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系统,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换热器和供液装置,所述换热器包括格栅,所述格栅由若干根中空管,以及每一所述中空管上设置的若干块鳍片构成,若干根所述中空管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上的所述鳍片之间构成的间隙用于供烟气通过,所述中空管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供液装置与每根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连通,用于给所述中空管提供所述冷却液。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中空管中设置的冷却液,以及中空管上设置的鳍片,可以较好的对烟气进行冷却,对烟气和烟气中的杂质起到较好的分离作用,并且由于只在中空管中设置冷却液,降低了冷却液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生产的烟气在排放前,一般都会对烟气采用湿法脱硫,以降低烟气的温度,使温度降至45℃~55℃。而此时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溶解性盐、三氧化硫、凝胶粉尘和微尘等物质。
如果烟气由烟囱直接排出,进入温度较低的外界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中空气的湿度比较低,在烟气温度降低过程中,烟气中包含有杂质的水蒸气会遇冷凝结成微小液滴,产生白色烟羽,从视觉上看就是所谓的“白烟”。
现有技术中,一般对烟气通过喷水冷却,或者对烟气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降低烟气中的含湿量和消除白烟的目的。但是由于工业生产产生的烟气的量大,采用上述方式对烟气进行处理所耗费的能源较大,且设备的成本较高,可见,当前对烟气处理的成本较高,且耗能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系统,解决了当前对烟气处理的成本较高,且耗能较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格栅,所述格栅由若干根中空管,以及每一所述中空管上设置的若干块鳍片构成,若干根所述中空管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上的所述鳍片之间构成的间隙用于供烟气通过,所述中空管内设置有冷却液;
以及,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与每根所述中空管的一端连通,用于给所述中空管提供所述冷却液。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集液腔和第二集液腔,所述第一集液腔分别与每根所述中空管的一端和所述供液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集液腔与每根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连通。
可选的,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液腔和所述供液装置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二集液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中空管、所述鳍片、所述第一集液腔和所述第二集液腔上均设置有导热耐腐蚀涂层。
可选的,若干根所述中空管均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所述鳍片为正弦波形鳍片、矩形鳍片、锯齿形鳍片、波浪形鳍片、U形鳍片或者梯形鳍片。
可选的,相邻的两根所述中空管上设置的所述鳍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1.5毫米。
可选的,所述中空管为扁管、圆管或者矩形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设置于喷淋塔内,所述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吸收层、喷淋层和除雾层,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淋层和所述除雾层之间,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喷淋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腐蚀材料。
可选的,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却液池,所述供液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冷却液池内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外设置有保护罩,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设置于所述冷却液池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