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3337.5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巨豪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布 混纺纱 棉线 防静电 经线 纬线 涤纶 氨纶 纱线 银丝线 经纬编织 使用性能 并线 加捻 捻度 | ||
本发明涉及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包括经线和纬线,其通过经线和纬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的质量比例为30:70‑80,其中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氨纶、棉线、涤纶和银丝线构成,其中氨纶和棉线进行混纺形成一号混纺纱;涤纶和棉线混纺形成二号混纺纱,一号混纺纱、二号混纺纱、银丝线三者并线后进行加捻,且捻度控制在180‑240捻/米;一号混纺纱中的氨纶和棉线的质量比例为33:50‑66,二号混纺纱中涤纶与棉线的质量比例为20:60‑70。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纱线的防静电能力,而后织造成装饰布后,能极大提升装饰布的防静电能力,提升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静电装饰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纱线的防静电能力一般都比较局限,而纱线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而对于装饰布而言,其使用过程中需要减少静电产生,以提升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的减少静电产生的防静电装饰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包括经线和纬线,其通过经线和纬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的质量比例为30:70-80,其中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氨纶、棉线、涤纶和银丝线构成,其中氨纶和棉线进行混纺形成一号混纺纱;涤纶和棉线混纺形成二号混纺纱,一号混纺纱、二号混纺纱、银丝线三者并线后进行加捻,且捻度控制在180-240捻/米;一号混纺纱中的氨纶和棉线的质量比例为33:50-66,二号混纺纱中涤纶与棉线的质量比例为20:60-70。
银丝线的直径为0.5-1mm。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提升纱线的防静电能力,而后织造成装饰布后,能极大提升装饰布的防静电能力,提升使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包括经线和纬线,其通过经线和纬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的质量比例为30:70-80,其中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氨纶、棉线、涤纶和银丝线构成,其中氨纶和棉线进行混纺形成一号混纺纱;涤纶和棉线混纺形成二号混纺纱,一号混纺纱、二号混纺纱、银丝线三者并线后进行加捻,且捻度控制在180捻/米;一号混纺纱中的氨纶和棉线的质量比例为33:50,二号混纺纱中涤纶与棉线的质量比例为20:60。银丝线的直径为0.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包括经线和纬线,其通过经线和纬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的质量比例为30:70-80,其中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氨纶、棉线、涤纶和银丝线构成,其中氨纶和棉线进行混纺形成一号混纺纱;涤纶和棉线混纺形成二号混纺纱,一号混纺纱、二号混纺纱、银丝线三者并线后进行加捻,且捻度控制在240捻/米;一号混纺纱中的氨纶和棉线的质量比例为33:66,二号混纺纱中涤纶与棉线的质量比例为20:70。银丝线的直径为1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防静电装饰布,包括经线和纬线,其通过经线和纬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的质量比例为30:70-80,其中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氨纶、棉线、涤纶和银丝线构成,其中氨纶和棉线进行混纺形成一号混纺纱;涤纶和棉线混纺形成二号混纺纱,一号混纺纱、二号混纺纱、银丝线三者并线后进行加捻,且捻度控制在220捻/米;一号混纺纱中的氨纶和棉线的质量比例为33:58,二号混纺纱中涤纶与棉线的质量比例为20:65。银丝线的直径为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巨豪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巨豪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