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3090.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亮;赵月辉;邹大云;毛建维;蒲桂林;薛忠;陈根军;张代新;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冷文燕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配电网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动配电网中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基于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计算主动配电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潮流分布得到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基于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判断预测馈线的交换功率是否越限;对越限馈线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得到越限馈线可能的网络重构方案;对可能的网络重构方案优化分析;基于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网络重构方案,得到重构开关操作序列和重构前后指标对比。本发明利用开关优化组合操作调整网络结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由负荷转移实现馈线间功率协调控制,建立网络重构策略,消除馈线过载并提高消纳分布式电源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动配电网网络重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ND)是可以综合控制分布式能源(DG、柔性负载和储能)的配电网,并使用灵活的网络技术实现潮流的有效管理,分布式能源在其合理的监管环境和接入准则基础上承担对系统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发电接入配网后,不仅改变了传统能量单向流通的特性,而且使得无功电压无论是稳态还是暂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电压质量成为制约配网对分布式源消纳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后,不仅可能产生电压越限问题,而且可能向电网倒送有功功率,产生线路有功越限甚至出现分布式能源出力流向更高电压等级的问题。
近些年,对于主动配电网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兴起,且愈发深入,国内外对于主动配电网针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的相关控制手段做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整体层面的运行优化控制,而针对可再生能源变化快、难预测的特点,整体优化的速度难以满足电网对实时性的要求,缺少主动配电网的分层协调的能量控制体系来解决未来间歇式能源高渗透情况下的协调控制及有效消纳问题。
通过基于网络重构的实时运行方式调整和功率优化控制,能够满足主动配电网实时性的控制需求,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近消纳,从而提高消纳分布式电源能力和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新能源消纳率的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以解决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后带来的馈线功率越限问题,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包括:
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动配电网中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
基于所述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和所述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计算所述主动配电网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潮流分布得到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
基于所述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判断预测馈线的交换功率是否越限;
对越限馈线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所述越限馈线可能的网络重构方案;
对所述可能的网络重构方案进行优化分析;
基于分析结果选择最优网络重构方案,得到重构开关操作序列和重构前后的指标对比。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动配电网中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中,
所述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包括风电发电预测数据、光伏发电预测数据;所述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包括配变的负荷预测数据、馈线的负荷预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判断预测馈线的交换功率是否越限,包括:
基于所述预测馈线负载均衡情况获得预测馈线的交换功率;
比较所述预测馈线的交换功率是否超越了预设的上限或预设的下限,如果超越了,则判定为越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