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3054.0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化普;张东晓;温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地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 地址: | 26619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钻孔 体积 方法 | ||
1.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方法包括:
1)确定储层特性及力学性质,由储层特征与力学性质确定缝网扩展规律;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方法还包括:
2)确定断层与水层位置;
3)对薄油层进行:径向钻孔层位、方位的设计:
3-1)均质薄油层钻孔方式为,对于5-10m的均质薄油层,在同一层位钻孔,确定在同一层位钻孔数量不超过4个钻孔;在压裂过程中对上述钻孔同时起裂;
3-2)薄油层断层附近钻孔方式为,钻孔方位布置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对称分布,钻孔个数设计为3个,3个所述钻孔分别布置在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呈30度与90度角的方位;步骤3-2)中,90度方位角上的径向井眼长度大于30度方位角上的径向井眼长度;
所述压裂方法还包括:
4)对厚油层进行:径向钻孔层位、方位的设计:
4-1)厚油层钻孔方式布孔原则
4-1-1)以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对称轴纵向对称布置钻孔方位;
4-1-2)垂直方向上所述钻孔彼此间距小于5m;
4-1-3)必要时要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补孔,最小主应力方向增加钻孔长度;
4-1-4)有断层存在时,避开断层方向钻孔;
4-1-5)判断水层位置,避免压裂裂缝或者径向井扩展到水层;
所述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油层按照断层的类别分别钻孔处理:
针对短距离断层附近钻孔的方法,短距离断层附近不钻孔,钻孔方位角分别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呈0度、30度和90度方位;
针对长距离断层附近钻孔的方法,断层方向上,钻孔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为30度方向,在断层反方向按照所述短距离断层附近钻孔的方法进行布孔;
所述针对短距离断层附近钻孔的方法中,在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钻孔长度大于其他方位钻孔长度;
所述压裂方法,还包括:对径向井眼钻孔长度设计:
钻孔长度根据油层厚度及断层、边底水位置设计,设计钻孔长度在50-100m之间;
裂缝发育地层,根据裂缝发育位置,确保径向井沟通天然裂缝,适当增加径向井长度,最长达100m;
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裂缝不易起裂,且裂缝容易转向,所以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径向井长度要比其他方位增加10~20m;
根据水层位置,减少径向井长度,避免压裂水层造成水窜;
考虑地层平面非均质性,低渗区域径向井长度大于高渗区域;
考虑地层纵向非均质性,纵向低渗透储层增加径向井长度,且减小径向井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径向井方位角小于30度;
当断层距离垂直井眼300m以上时,如在断层方向上适当钻孔,则钻孔长度小于5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对于5-10m的均质薄油层,在同一层位钻孔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钻孔的布置方位以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对称轴进行对称钻孔,钻孔方位角为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所述厚油层按厚度进行归类分别钻孔处理:
针对10-20m的厚油层采用纵向对称4孔钻孔方法,钻孔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呈45度夹角;
针对20-30m的厚油层采用纵向对称6孔钻孔方法,钻孔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呈60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纵向对称4孔钻孔方法时,根据油层厚度变化,分别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补孔和/或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纵向对称6孔钻孔方法时,根据油层厚度变化,分别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补孔和/或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补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钻孔长度要大于其他方位钻孔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钻孔体积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方法,还包括:
确定施工排量:对于多径向井眼的压裂,施工排量根据孔眼个数设计,每孔排量设计为0.8-1.2m3/min;
选用压裂液的粘度:150mPa·s~200mPa·s;
确定砂比:2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地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地新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0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胶剂自动添加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力喷射压裂工艺模拟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