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2866.3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亮 |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4;C10L1/16;C10L1/182;C10L1/185;C10L1/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醇 合成燃油 超支化 聚烯烃 纳米级 正戊醇 汽油 甲基叔丁基醚 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碳酸二甲酯 充分燃烧 初步混合 混合体系 节能环保 烟尘颗粒 制作过程 一氧化碳 重量份 操控 对正 配比 戊醇 制备 废气 燃烧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醇90‑95份、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 0.01‑0.1份、汽油4‑5份、正戊醇1.5‑3份、甲基叔丁基醚0.5‑1份、碳酸二甲酯0.5‑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混合:将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注入汽油内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溶液A;S2:注入正戊醇:对正戊醇进行搅拌混合后,注入S1中所述的溶液A中并进行搅拌,得到溶液B。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燃油制作过程便于操控,HBP与木醇不同配比的混合体系中,能促进木醇的充分燃烧,提高木醇的热值,减少燃烧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减少废气及烟尘颗粒,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燃油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
背景技术
传统的醇类燃料本身的热值不足4100Kcal/Kg,无法满足锅炉燃烧机的燃烧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其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该种醇类燃料热值不足的情况,通常需要添加液态汽油或柴油等作为辅助燃料,一直无法摆脱其对石化燃料的依赖性,燃烧的不充分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同时增加了成本。经检索,申请号为201110034016.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合成生物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柴油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酸化油脂30~50%,甲醇10~30%,脱硫重苯30~59%,纳米燃油添加剂0.3~0.8%。本发明的合成生物燃料油具有含氧成分高,含硫低,燃烧完全、不积炭、大气污染物CH、CO、NOx、SOx等排放少,且不需要加热,粘度低,流动性好、热值高的优点,包括。
合成燃油的综合利用不但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合成燃油,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捷径。但是现有合成燃油其热值较低,制作成本高,且燃烧时有害气体排放量较大,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提出了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
本发明提出的纳米高热值合成燃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醇90-95份、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 0.01-0.1份、汽油4-5份、正戊醇1.5-3份、甲基叔丁基醚0.5-1份、碳酸二甲酯0.5-1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混合:将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注入汽油内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溶液A;
S2:注入正戊醇:对正戊醇进行搅拌混合后,注入S1中所述的溶液A中并进行搅拌,得到溶液B;
S3:配制溶液:将甲基叔丁基醚注入碳酸二甲酯内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原料混合溶液;
S4:二次混合:将S3中所述的原料混合溶液注入S2中所述的溶液B中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溶液C;
S5:注入木醇:将木醇原料注入反应罐内,将S4中所述的溶液C倒入木醇中并进行搅拌混合、静置,得到纳米级高热值合成燃料。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醇91-94份、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 0.03-0.08份、汽油4.2-4.8份、正戊醇1.7-2.8份、甲基叔丁基醚0.6-0.9份、碳酸二甲酯0.6-0.9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醇92-93份、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 0.05-0.06份、汽油4.4-4.6份、正戊醇1.9-2.6份、甲基叔丁基醚0.7-0.8份、碳酸二甲酯0.7-0.8份。
优选的,所述S1中,对纳米级超支化聚烯烃HBP和汽油的混合溶液进行搅拌时,搅拌速率为1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
优选的,所述S2中,对正戊醇进行搅拌时,搅拌速率为45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亮,未经杨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汽油
- 下一篇:自控醇基合成工艺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