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2746.3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生命源医药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器 近红外摄像机 手术引导系统 彩色摄像机 近红外荧光 波长光源 光收集器 造影 近红外滤光器 可见光滤光器 近红外激光 可见光照明 终端显示器 观察通道 光源支架 发光源 体内 近红外荧光成像 光源设置 患者机体 壳体 光源 | ||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领域,涉及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包括近红外激光发光源、可见光照明光源、光收集器、分光器、可见光滤光器、近红外滤光器、彩色摄像机、近红外摄像机、终端显示器、用于与患者机体组织接触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光源支架,近红外激光发光源和可见光照明光源设置在光源支架上,壳体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观察通道与光收集器连接;分光器与光收集器连接,彩色摄像机通过可见光滤光器与分光器连接,近红外摄像机通过近红外滤光器与分光器连接;彩色摄像机和近红外摄像机均与终端显示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用放射性追踪剂和荧光染料来标记生物分子的方法已经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成功地使用了数年,但在实际的体临床医学成像领域,荧光探针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却大多局限于体外染色组织切片的检查。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研究者尝试向生物体内注射外源性的荧光染料作为对比剂,通过非侵入性或内窥的光学测量手段,在肿瘤检测中区分病态和正常组织。近年来,在用近红外进行肿瘤在体成像中使用荧光指示剂作为外源性对比剂的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就。
有技术中,在进行活体淋巴(人体或动物体)的切除手术过程时,手术人员经常会向血液中注射荧光造影剂,造影剂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被淋巴吸收,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可以随着血液的循环而排出。造影剂受到近红外线照射时会发出与照射的近红外光不同波段的近红外光,然后通过可采集近红外光线的超高感度摄影机,以监视器来观察,以正确掌握淋巴体的位置,以引导手术人员正确地进行淋巴的切除手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仅能观察和显示含荧光造影剂的血液的区域图像,而不能显示不含荧光造影剂血液的未激发部位的图像。这样就造成手术人员只能看到照射部位的淋巴体情况而不能看到包含淋巴体的整体的手术区域的情况,如果要观看整个手术区域的整体情况,就需要关闭照射的激光光源,但这样就又看不到希望切除部位的位置和形态,为此手术人员需要反复在照射近红外光和关闭近红外光之间反复切换,应用十分不便,造成在手术过程中的困扰。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785nm波长光源近红外荧光造影手术引导系统,包括近红外激光发光源、可见光照明光源、光收集器、分光器、可见光滤光器、近红外滤光器、彩色摄像机、近红外摄像机、终端显示器、用于与患者机体组织接触的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光源支架,所述近红外激光发光源和所述可见光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支架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观察通道,所述观察通道与所述光收集器连接;
所述分光器与所述光收集器连接,所述彩色摄像机通过所述可见光滤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所述近红外摄像机通过所述近红外滤光器与所述分光器连接;
所述彩色摄像机和所述近红外摄像机均与所述终端显示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观察通道下方设置有挡光圈;
所述挡光圈的轴线与所述观察通道的轴线重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观察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激光的滤光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观察通道内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过滤片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近红外激光发光源的波长在781-789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生命源医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京生命源医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输出装置及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共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