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粉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2267.1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枫;庄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亚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3;C09D5/16;C09D7/63;C09D7/4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高新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氟 粉末涂料 氟原子 全氟 酰氟 含氟环氧树脂 酚类固化剂 混合物 化学性能 可调控性 羟基反应 变型 安息香 流平剂 耐候性 碳氧键 钛白粉 负性 强电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氟粉末涂料,包括含氟环氧树脂和全氟庚酰氟的含氟混合物35‑55%,酚类固化剂15‑20%,触变型助剂2‑6%,催化剂0.1‑0.3%,流平剂0.8‑1.5%,安息香0.1‑0.5%,钛白粉12‑16%,填料15‑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含氟粉末涂料由于其氟原子的极强电负性,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耐候性;含氟环氧树脂和全氟庚酰氟的含氟混合物可以使得氟原子的含量具有可调控性,因此可通过调节氟原子的含量而使得粉末涂料的性能得到更大的提升。此外,由于全氟庚酰氟碳氧键旁的氟原子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能,容易和酚类固化剂上的羟基反应,有利于氟原子能稳定地存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氟粉末涂料。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耐磨性能、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耐高低温性能,以及收缩率低、易加工成型和成本低廉等优点。环氧树脂由于其分子量大小的差异,可分为室温下液体环氧树脂和固体环氧树脂,其中所述固体环氧树脂可广泛用于粉末涂料领域。
在各种涂料之中,氟碳涂料因为氟元素电负性大,碳氟键能强而具有超强的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不粘性和低磨擦性。氟碳涂料是指以含氟共聚树脂或氟烯烃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为主要成膜物质,经加工、改性、研磨制得的涂料,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氟树脂涂料主要有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等。目前的含氟环氧树脂主要是在主链段添加单个或者少量的氟原子,该类单体虽然能够提高涂料的耐热、耐腐蚀等性能,但因其氟原子的含量不可调控,对涂料的性能提升不明显。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484596.8)公开了一种含氟环氧型复合阳离子光固化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涂料包含以下组分: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100份、环氧树脂0.01-50份、环氧稀释剂2-20份、阳离子光引发剂0.5-8份、无机盐填料2-30份、消泡剂0.05-2份、分散剂0.05-2份和流平剂0.01-0.5份。该方案虽然可以增加含氟量,但是由于分子链式结构较长,热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氟原子可调控性、优良的热稳定性、优异的耐候性、以及突出的耐污性的含氟粉末涂料。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含氟粉末涂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含氟环氧树脂和全氟庚酰氟的含氟混合物35-55%,酚类固化剂15-20%,触变型助剂2-6%,催化剂0.1-0.3%,流平剂0.8-1.5%,安息香0.1-0.5%,钛白粉12-16%和填料15-25%。
进一步地,含氟混合物中,含氟环氧树脂和全氟庚酰氟的质量比为1.4:0.6-1.9:0.1。
进一步地,所述酚类固化剂为双酚A型线型酚醛树脂或者双酚F 型线型酚醛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触变型助剂为高岭土衍生物和高细度硅的混合物,且高岭土衍生物和高细度硅的质量比为0.6:1.4-1.2:0.8。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三氟甲磺酸铒、三氟甲磺酸镱、2-甲基咪唑、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乙基三苯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
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的制作方法为:在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计量加入六甲基二氧化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含氢硅油和催化剂硫酸,搅拌,加热至60℃,反应6小时,将得到的液体充分冷却,加入固体氢氧化钙粉末调节PH值为6-7,用真空泵抽滤,滤除生成的固体,将得到的产品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用真空泵抽滤,滤除中和生成的固体,得到透明的产品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亚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亚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