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0964.3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雨;邢刚冬;王玉堂;李林;渠海;郑业焕;付光宇;吴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C07J7/00;C07J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固醇衍生物 羧基 合成 丙二酸二乙酯 亲核加成反应 无水无氧环境 高血压诊断 存在条件 反应操作 反应效果 分离纯化 合成周期 酸化反应 盐酸溶液 有机溶剂 最终产物 酯基取代 类固醇 试剂盒 抗原 构型 收率 脱羧 制备 激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在有机溶剂及碱存在条件下,以类固醇激素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环境中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5‑位酯基取代的类固醇衍生物;第二步,在第一步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盐酸溶液进行脱羧和酸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分离纯化,得到生物纯度≥95%的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用原料易得,所有原料均可采用市售产品;整个反应操作简单,合成周期短,得到的产物收率高、构型单一。将得到的最终产物‑‑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作为制备高血压诊断试剂盒抗原的原料,反应效果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固醇激素衍生物的合成,尤其是涉及一种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类固醇激素,又称甾体激素,具有极重要的医药价值。在维持生命、调节性功能,以及对机体发展、免疫调节、皮肤疾病治疗和生育控制方面均有明确的作用。其中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强电解质代谢作用的盐皮质类固醇激素,其作用是保钠排钾维持电解质平衡与体液容量恒定。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生成,并受肾脏分泌的血管紧张肽原酶的调节。类固醇激素作为一类典型的体内分泌干扰物,具有很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因此类固醇激素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体内多种激素的测定中,类固醇类激素的测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题,传统的免疫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定人体内类固醇激素的含量。通常,抗原或抗体体外检测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性状与活性特点,对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检测。抗原抗体的适配特点会随着抗原或抗体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抗原来说,游离状态的特异反应的官能团越多越好。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合成出高效的醛固酮衍生物来代替醛固酮作为半抗原,通过标记与抗体进行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JK Mckenzie和JA Clements在《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74, 38 (4) :622-627中提到了3-位CMO取代的类固醇激素衍生物(3-位羰基与羧甲基羟胺半盐酸盐缩合脱一份子水形成的肟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然而,这些衍生物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会被遮盖一部分,导致与抗体的适配性及特异性结合效率会变得不理想。
日本的Masao Kono在1987年发表的一篇专利文献中提到了在醛固酮4-位及6-位取代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优点在于能够将醛固酮的反应位点很好地暴露出来,4-位及6-位可以被标记,裸露的官能团可以高效地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缺点在于合成路线较长,反应时间长,收率低,得到的是4-位及6-位取代的醛固酮衍生物的混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过程简单,作为抗原反应效果好的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有机溶剂及碱存在条件下,以类固醇激素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环境中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5-位酯基取代的类固醇衍生物;
第二步,在第一步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盐酸溶液进行脱羧和酸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分离纯化,得到生物纯度≥95%的5-位含有羧基的类固醇衍生物。
所述第一步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采用包括二甲亚砜、四氢呋喃、甲醇或乙醇等对反应底物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溶剂。
所述第一步中所用的碱为乙醇钠或甲醇钠,所述亲核加成反应的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7h。
为提高类固醇激素等转化率,所述第一步中所用的类固醇激素、丙二酸二乙酯和碱之间的摩尔比为1:(1.1~1.5):(1.2~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