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0724.3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廖光标;廖泽崧;吴光荣;陈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骏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75/04;C08K13/04;C08K7/14;C08K3/08;C08K5/5419;C08K5/18;C08K5/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3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愈合材料 轿车轮胎 漏气 爆胎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氨基二苯甲烷 玻璃纤维 癸基硫醇 聚己内酯 纳米颗粒 十氢化萘 聚氨酯 偶联剂 银颗粒 亲油 全氟 重量份 自清洁 自愈合 乙醇 灵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己内酯60‑64份、聚氨酯22‑26份、乙醇6‑10份、亲油纳米颗粒8‑12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4‑8份、二氨基二苯甲烷5‑9份、十氢化萘3‑7份、偶联剂7‑11份、玻璃纤维2‑6份、银颗粒4‑8份、全氟癸基硫醇10‑14份。聚己内酯和聚氨酯具有自愈合的功能,银颗粒和全氟癸基硫醇具有高灵敏的性能,并且又添加了亲油纳米颗粒、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二氨基二苯甲烷、十氢化萘、偶联剂和玻璃纤维,使得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同时具有自清洁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愈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
背景技术
材料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种新型材料应运而生,目前轿车轮胎所使用的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防止漏气和爆胎,并且现在的轿车轮胎所使用的材料不具有自清洁的功能,因此提出了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己内酯60-64份、聚氨酯22-26份、乙醇6-10份、亲油纳米颗粒8-12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4-8份、二氨基二苯甲烷5-9份、十氢化萘3-7份、偶联剂7-11份、玻璃纤维2-6份、银颗粒4-8份、全氟癸基硫醇10-14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己内酯61-63份、聚氨酯23-25份、乙醇7-9份、亲油纳米颗粒9-11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5-7份、二氨基二苯甲烷6-8份、十氢化萘4-6份、偶联剂8-10份、玻璃纤维3-5份、银颗粒5-7份、全氟癸基硫醇11-13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己内酯62份、聚氨酯24份、乙醇8份、亲油纳米颗粒10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二氨基二苯甲烷7份、十氢化萘5份、偶联剂9份、玻璃纤维4份、银颗粒6份、全氟癸基硫醇12份。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亲油纳米颗粒、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二氨基二苯甲烷、十氢化萘和偶联剂放入球磨机中,对其进行粉碎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
S2:对S1中所述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完成后,降压蒸馏,然后再继续升温加热,得到疏水处理剂;
S3:将聚己内酯、聚氨酯、乙醇、玻璃纤维、银颗粒和全氟癸基硫醇均加入到搅拌机中对其进行搅拌处理,得到液体混合物;
S4:将S3中所述的液体混合物和S2中所述的疏水处理剂均通入高速混料机中,得到混炼物;
S5:将S4中的混炼物放入压制机中进行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再放入真空管式炉中进行烧结,最终得到防止轿车轮胎漏气和爆胎的可自清洁的高分子自愈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S1中,球磨机的转速设置为100-200r/min,球磨时间设置为20-30min。
优选地,所述S2中,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40-160℃,且加热的时间控制在20-30min。
优选地,所述S3中,搅拌机的转速设置为2000-3000r/min,且搅拌机的内部温度设置为35-45℃。
优选地,所述S4中,高速混料机的转速设置为1000-2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骏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骏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0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