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412.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孙飞;李正其;李连好;蒋荣华;颜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升降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及汽车,所述汽车玻璃升降器包括用于安装玻璃(2)的玻璃托架,所述玻璃托架设有玻璃托架基座(1),所述玻璃托架基座(1)在相对于B柱的另一侧设有侧向支撑部(3),所述侧向支撑部(3)上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具有弹性伸缩端,所述弹性伸缩端具有纵向伸缩的自由度,且所述弹性伸缩端向上支撑于所述玻璃(2)的下边缘。该玻璃升降器能够减少玻璃与呢槽接触配合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玻璃在下降时紧贴B柱呢槽,使玻璃的升降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控制汽车的车门玻璃进行升降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本发明还涉及设有所述汽车玻璃升降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门窗玻璃不但要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视角,以安全驾驶和行车,同时,为满足乘坐舒适的需要,玻璃的位置经常需要调整,因而玻璃调整的范围与操纵的灵活方便就成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保证汽车玻璃灵活调整的机构就是玻璃升降器,它亦是汽车安全和舒适性的一个重要部件。
玻璃升降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标准也有很多。现在比较被认可的主要有两个分类标准:按动力方式和按传动结构。
按动力源分,汽车玻璃升降器可分为手动玻璃升降器和电动玻璃升降器两大类。
按传动结构分,汽车玻璃升降器可分为臂式和柔式两大类。柔式玻璃升降器的传动机构为齿轮软轴啮合传动,具有“柔式”的特点,故其设置、安装都比较灵活方便,结构设计也比较简捷,且自身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易于安装布置,且总体质量轻。此外,由于提升轴提升力作用线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可保证与玻璃质心的运动轨迹始终重合(或平行),故能很好的保证玻璃平稳移动。
柔式玻璃升降器根据传动结构的材质分为绳轮式升降器、带式升降器、软轴式升降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绳轮式玻璃升降器。
绳轮式玻璃升降器是指由直流电机驱动,通过卷丝筒、绳索等转动,使车窗玻璃沿滑动导轨上升或下降到需要位置的一种装置。根据导轨的数量不同,又分为单轨和双轨两种。其中,单轨式绳轮升降器只有一根滑动导轨,体积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一般用于车窗玻璃长度不大的车型。
单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导轨通过上下部分的安装支架分别固定在门内钣金上,卷丝机构连同电机也固定在车门内钣金上,车窗玻璃固定在滑块上,其工作原理是电机接受控制系统传递的信号做正或反转,使卷丝机构中丝筒旋转,卷丝筒转动拉动钢丝绳,钢丝绳拉动玻璃托架,带动车门玻璃在升降器导轨的轨迹上进行上升和下降,在车窗玻璃和前后导向槽之间为呢槽。但是该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玻璃受到的力不均衡,而且摩擦力相反,引起玻璃在下降过程中脱离B柱处的呢槽,引起玻璃倾倒现象明显,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缺陷,玻璃升降不稳定。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汽车玻璃升降器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该玻璃升降器能够减少玻璃与呢槽接触配合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玻璃在下降时紧贴B柱呢槽,使玻璃的升降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汽车玻璃升降器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包括用于安装玻璃的玻璃托架,所述玻璃托架设有玻璃托架基座,所述玻璃托架基座在相对于B柱的另一侧设有侧向支撑部,所述侧向支撑部上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具有弹性伸缩端,所述弹性伸缩端具有纵向伸缩的自由度,且所述弹性伸缩端向上支撑于所述玻璃的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支撑体和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玻璃托架基座的凹槽中,所述支撑体由所述弹簧支撑,能够沿所述玻璃托架基座的凹槽上下运动;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形成所述弹性伸缩端。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进一步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设于所述侧向支撑部,其限制所述支撑体向上伸出的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