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及其隔减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306.0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赵东;董尧荣;郭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减振装置 多方向 多维 筒形阻尼器 承压钢板 钢铰绳 减振垫 预紧力 预压式 震动 减振 拉拔 隔离 扭转方向 承压板 竖直 | ||
1.一种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承压钢板和下承压钢板,所述上承压钢板和下承压钢板之间相互水平平行设置;
核心减振垫,设置于上承压钢板和下承压钢板之间且位于上承压钢板和下承压钢板的中心处,用于隔离和耗散水平方向的震动能量,包括若干钢板,若干钢板之间通过粘弹性材料层依次交替叠合;
预压式筒形阻尼器,包括多个,多个预压式筒形阻尼器设置在上承压钢板和下承压钢板之间且均匀围绕在所述核心减振垫周围,用于耗散竖直方向的震动能量、抵抗竖直方向的拉拔力以及提供一个可恢复刚度,其中,每个预压式筒形阻尼器包括:
外围缸筒、上预压弹簧、下预压弹簧、上预紧力螺帽件、下预紧力螺帽件、上活塞钢板、下活塞钢板、上传力杆、下传力杆、上传力钢板和下传力钢板,其中,外围缸筒内对称设有上活塞钢板和下活塞钢板,上传力钢板、上活塞钢板、下活塞钢板、下传力钢板将外围缸筒内腔分隔成从高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以及第五空腔,其中,第二空腔和第四空腔内设置预压弹簧,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和第五空腔内填充可压缩耗能材料;
上活塞钢板的上表面依次通过上传力杆、上预紧力螺帽件与上钢铰绳下端连接,上钢铰绳上端与上承压钢板连接;
下活塞钢板的下表面依次通过下传力杆、下预紧力螺帽件与下钢铰绳上端连接,下钢铰绳底端与下承压钢板连接;
上传力杆和下传力杆上均设有经过校核的预紧力读数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核心减振垫中粘弹性材料采用高耗散粘弹性材料;
核心减振垫最上端的钢板与上承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最下端的钢板与下承压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压钢板的上表面设置上螺帽限位凹槽,上螺帽限位凹槽中心开设供上钢铰绳穿过的圆形孔洞;
所述下承压钢板在下表面设置下螺帽限位凹槽,下螺帽限位凹槽中心开设供下钢铰绳穿过的圆形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钢筒的上端设置有上封闭钢板,外围钢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封闭钢板;所述上封闭钢板的中心处设有供上传力杆穿过的杆孔,下封闭钢板的中心处设有供下传力杆穿过的杆孔;
所述上活塞钢板和下活塞钢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围钢筒内部,其中,上活塞钢板的上端与上传力杆一端焊接连接,上传力杆另一端穿过上传力钢板和可压缩耗能材料层与上钢铰绳之间采用上预紧力螺帽件螺纹预紧连接;下活塞钢板的下端与下传力杆一端焊接连接,下传力杆另一端穿过下传力钢板和可压缩耗能材料层与下钢铰绳之间采用下预紧力螺帽件螺纹预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铰绳端部螺帽放置在上螺帽限位凹槽内,下钢铰绳端部螺帽放置在下螺帽限位凹槽内,螺帽限位凹槽的半径比螺帽半径大0~1mm,凹槽的高度和螺帽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五空腔的高度相同,均为外围钢筒高度的1/10~1/5,并在空腔内设置可压缩耗能材料;
所述第三空腔的高度为外围钢筒高度1/20~1/10,并在空腔内自由放置可压缩耗能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耗能材料为粘弹性材料或泡沫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方向抗拉拔、预紧力功能的多维隔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自由放置在外围缸筒的第二空腔和第四空腔内,预压弹簧在预压后的长度为外围钢筒长度的1/6~1/4,弹簧直径小于外围钢筒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3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