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7452.1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莉;蔡榕;陈清秀;潘芳;张美;李成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痰液收集 痰液收集筒 气管 鼻腔 负压引流装置 弧形推板 连通管 泄露 改良 负压吸引装置 机械技术领域 交叉感染问题 刻度线 连接管 三通阀 上表面 吸痰管 吸引器 导管 阀杆 吸痰 | ||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气管痰液收集罐,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的一侧设有口鼻腔痰液收集筒,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弧形推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管痰液收集罐以及口鼻腔痰液收集筒,在吸痰时,分别使用不同的吸痰管,解决了现有负压引流装置使用同一个吸引器罐,会造成交叉感染问题;另外通过设置的弧形推板以及导管,避免出现泄露的情况,解决了一般的负压吸引装置通过三通阀控制,阀杆部分容易出现泄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负压吸引装置,均为一个吸引器罐,对于一些机械通气患儿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气道内吸引和进行口鼻腔的吸引时,气管插管的吸引较之口鼻腔的吸引,对无菌的要求更为严格,此时如果使用共同的一个吸引器罐,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负压引流装置在对气道内吸引和进行口鼻腔的吸引时,使用同一个吸引器罐,会造成交叉感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气管痰液收集罐,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的一侧设有口鼻腔痰液收集筒,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上均螺纹连接有吸痰管,且其中一个所述吸痰管与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相连通,另一个所述吸痰管与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相连通;
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之间设有连通管,且所述气管痰液收集罐和所述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之间通过所述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负压引流管,所述连通管上还设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上下两侧槽壁上均设有软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上下两侧槽壁上均安装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压力表上设有透明窗,所述压力表上还设有指针。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弧形推板,所述弧形推板靠近所述连通管的一侧面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弧形槽,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卡孔,位于所述连通管内的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导管。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管壁上设有挡块,所述导管上还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通孔,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密封层,且所述密封层位于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管痰液收集罐以及口鼻腔痰液收集筒,且分别对应设置吸痰管,在对气道内吸引和进行口鼻腔的吸引时,分别使用不同的吸痰管,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解决了现有负压引流装置在对气道内吸引和进行口鼻腔的吸引时,使用同一个吸引器罐,会造成交叉感染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儿童医院,未经南京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7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可调节负压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内置式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