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77193.2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4;B01D53/0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口 脱附 活性炭 离心风机 活性炭吸附 高温气源 回收装置 实验装置 废气源 风源 炭罐 吸附 干燥冷却 排风口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包括:若干炭罐,每一所述炭罐内均设有活性炭,每一所述炭罐上均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一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离心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口连接;一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一脱附高温气源,所述脱附高温气源与所述第一气口连接;一进风源,所述进风源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一废气源,所述废气源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本发明检测精度较高,能够准确判断出哪种活性炭的吸附脱附效果较佳,而且经干燥冷却后的活性炭可直接进行下一轮吸附脱附的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现有技术上的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由于活性炭的种类较多,以及实验装置结构过于简单,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效果较差,无法精准地判断出哪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脱附效果较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检测精度较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检测精度较高,能够准确判断哪种活性炭的吸附脱附效果较佳的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包括:若干炭罐,每一所述炭罐内均设有活性炭,每一所述炭罐上均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一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离心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口连接;一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一脱附高温气源,所述脱附高温气源与所述第一气口连接;一进风源,所述进风源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一废气源,所述废气源与所述第二气口连接。
上述的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其中,还包括:若干第一阀门,若干所述第一阀门分别设于所述脱附高温气源与若干所述第一气口之间;若干第二阀门,若干所述第二阀门分别设于所述回收装置与若干所述第二气口之间;若干第三阀门,若干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设于所述离心风机与若干所述第一气口之间;若干第四阀门,若干所述第四阀门分别设于所述进风源和所述废气源与若干所述第二气口之间;一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设于所述进风源与若干所述第四阀门之间;一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设于所述废气源与若干所述第四阀门之间。
上述的活性炭吸附脱附实验装置,其中,还包括:若干第一检测口组,若干所述第一检测口组分别设于若干所述第一阀门和若干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一气口之间;若干第二检测口组,若干所述第二检测口组分别设于若干所述第二阀门和若干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一第三检测口组,所述第三检测口组设于所述离心风机与若干所述第三阀门之间;一第四检测口组,所述第四检测口组设于所述回收装置与若干所述第四阀门之间;一第五检测口组,所述第五检测口组设于所述脱附高温气源与若干所述第一阀门之间;一第六检测口组,所述第六检测口组设于所述进风源和所述废气源与若干所述第二阀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7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