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7141.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1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新;程鹏飞;胡新颖;段翠芳;崔鹏伟;董娜;姜楠楠;冯长勇;孙长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F31/14 | 分类号: | B41F31/1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印机 新型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它包括串墨机构传动离合装置、串墨辊周向转动的传动机构、串墨辊轴向串动的传动机构、串墨辊轴向相位的调节机构、串墨辊轴向串动量控制的偏心轮机构等;通过传动离合装置控制串墨机构,使其在印刷时随机器一起运转,非印刷时停止;主传动齿轮直接驱动各串墨辊周向转动;主传动齿轮经齿轮套、传导齿轮、内齿轮、偏心轮机构、连杆机构带动串墨辊轴向串动;相位电机经多个联动机构带动串墨辊轴向移动,实现相对印版轴向相位的改变,限位器控制相位电机输出轴转动角度。本发明结构合理、可有效提高印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
背景技术
胶印中使用黏稠油墨,需要经过匀墨装置将其剪切、打匀,匀墨装置中,串墨辊运动状态是轴向往复串动和圆周方向旋转运动的合成运动,串墨辊依靠摩擦驱动与其相邻的匀墨辊周向旋转运动,串墨辊与匀墨辊相互碾压将油墨剪切、打匀,并通过串墨辊串动弥补油墨局部碾压的不均匀,匀墨装置核心是串墨机构。
现在胶印机串墨机构中,如图1所示,胶印机运转时,主传动齿轮104分路带动第二串墨辊传动齿轮102、主串墨辊传动齿轮103、第一串墨辊传动齿轮101和第三串墨辊传动齿轮105转动,驱动各串墨辊周向旋转;如图2、图3、图4所示其齿轮113带动端盖109转动,调节螺钉111将调节块112固定在端盖109上,调整调节块112与端盖109相对位置即调节螺钉111与齿轮113轴心线距离,实现机构偏心量e的调节,调节螺钉111通过调心球轴承110、连杆108、摆动块107带动主串墨辊106实现轴向串动;主串墨辊106通过杠杆带动第一串墨辊114、第二串墨辊115、第三串墨辊116轴向串动。现在胶印机空运转时,串墨机构仍然正常串动和转动,由于串墨辊和匀墨辊之间没有油墨,会加剧串墨辊和匀墨辊摩擦、发热和磨损并加重机器负荷;印版滚筒做圆周回转运动,各串墨辊相对于印版滚筒边口的轴向位置无法调节,串墨辊轴向串动量调节非常不方便,匀墨响应时间慢,不同印品不同的匀墨需求差异无法满足;串墨辊旋转运动由主传动齿轮通过齿轮分路传动,由于齿轮传动链较长,零件加工、装配误差积累会造成串墨辊运动平稳性差。现在胶印机串墨辊的轴向串动是通过曲柄连杆运动产生主串墨辊往复移动,再经过杠杆机构实现其他串墨辊与主串墨辊相位差180°的反向串墨运动,而其他串墨辊相位相同,由于轴向运动速度变化的叠加效果,使机构冲击振动较大,稳定性差,影响匀墨效果。
现有胶印机空运转时串墨辊和匀墨辊摩擦、发热和磨损加剧;各串墨辊相对于印版滚筒边口位置的串动起始位置无法调节;串动量大小调节困难;各串墨辊轴向串动相位同向或反向以及串墨辊旋转运动齿轮传动链较长等缺陷直接影响到胶印机运行平稳性、匀墨响应时间和匀墨效果,成为现代高速胶印机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匀墨充分、且能快速上墨,可有效提高印品质量,降低设备磨损,减耗节能的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学院,未经河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7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