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成型绝缘轨距块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5394.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科;王彩;楚纯朋;邓娇;胡志海;颜湘;何正宏;邱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E01B9/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注塑件 二次注塑件 绝缘轨距块 拼合 双色成型 通孔 填充 机械性能 注塑 结构稳定性 产品翘曲 垂向设置 生产效率 注塑成型 成型 穿插 变形 贯穿 保证 | ||
双色成型绝缘轨距块,包括一次注塑件和通过注塑成型与一次注塑件拼合为一体的二次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注塑件上具有与二次注塑件相对应的拼合凹槽,二次注塑件嵌在拼合凹槽中,且一次注塑件上具有沿垂向设置的通孔,二次注塑件贯穿通孔穿插在一次注塑件上。本发明有效缩短了单次注塑填充时间,从而减少因填充时间过长导致的产品翘曲变形等问题,提高绝缘轨距块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保证绝缘轨距块的机械性能、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色成型绝缘轨距块及其成型方法,属于铁路扣件系统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钢轨扣件是轨道上用以联结钢轨和轨枕(或其他类型轨下基础)的零件,又称中间联结零件。其作用是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保持轨距和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横向移动。其主要零部件包括:轨距挡板、绝缘轨距块、橡胶垫板、尼龙套管等。其中绝缘轨距块产品,壁厚较大且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对称,导致注塑时进浇填充时间较长,生产状态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尺寸经常波动。
目前主要采用玻纤增强聚酰胺注塑生产的绝缘轨距块,缺陷在于填充时间长,成型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产品翘曲严重,良品率低。
双色注塑成型工艺,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通过检索,得到的相关双色成型工艺的现有专利文献:CN 101376262 A,成型件及制成该成型件的双色成型方法;CN 105711035 A,一种双色成型产品及方法;CN 107521042 A,双色成型品。
现有技术中没有采用双色成型工艺制备绝缘轨距块的前例,本发明目的正是将双色注塑成型工艺运用于绝缘轨距块的成型中,以缩短单次注塑填充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保证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成型绝缘轨距块及其成型方法,有效缩短了单次注塑填充时间,从而减少因填充时间过长导致的产品翘曲变形等问题,提高绝缘轨距块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保证绝缘轨距块的机械性能、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色成型绝缘轨距块,包括一次注塑件和通过注塑成型与一次注塑件拼合为一体的二次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注塑件上具有与二次注塑件相对应的拼合凹槽,二次注塑件嵌在拼合凹槽中,且一次注塑件上具有沿垂向设置的通孔,二次注塑件贯穿通孔穿插在一次注塑件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次注塑件与绝缘轨距块的形状相对应,包括长方形的平板部和成型在平板部一侧的角桩部,角桩部的垂向高度大于平板部的垂向高度,且角桩部的顶面与平板部顶面齐平,所述的拼合凹槽从平板部的顶面沿伸至角桩部顶面,拼合凹槽占一次注塑件顶面面积的至少80%。
优选的,所述的拼合凹槽包括开设在平板部顶面呈平面形状的平面槽和开设在角桩部顶面两端且呈杯子形状的杯形凹槽,所述的平面槽和杯形凹槽联通,且平面槽深度小于杯形凹槽,平面槽和杯形凹槽周边形成连续的突起边缘。
优选的,所述的杯形凹槽中成型有沿垂向设置的垂向定位柱,所述的垂向定位柱位于杯形凹槽的中心位置,且垂向定位柱高度小于杯形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的垂向定位柱的的横截面呈梯形,且垂直向定位柱的顶面为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的杯形槽与平面槽相对的侧面上开有用于二次注塑件注胶进入的注胶口。
优选的,所述的平板部的底面具有加强拼合凹槽,二次注塑件具有与加强拼合凹槽对应成型的底部拼合板,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加强拼合凹槽中,将加强拼合凹槽和拼合凹槽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5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软胶模具外壳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双色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