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3412.X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汪勇峰;赵轶伦;戚开南;车永星;张英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顾 侧向 设计 散射 载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其上表面呈具有两个侧面的棱锥结构,前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棱,前端点与上表面端点连接形成中心棱;中心棱长于所述侧棱;尾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边棱线,每条侧边棱线与上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一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上侧表面;每条侧边棱线与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二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下侧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平面。本发明兼顾了对载体前向和侧向的低散射设计,用于隐身目标部件测试评估中可获得部件不同关注方向的隐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散射载体的外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
背景技术
隐身目标部件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散射特性的仿真计算和测量评估。为了使所述隐身目标部件在仿真计算和测量评估中能够较好地和装机状态保持一致,通常在部件与整机接口处设计具有低散射外形的载体,然后借助所述载体进行部件设计过程中的仿真,并在部件加工成型后进行测试评估。目前的低散射载体外形基本上是只针对一个方向进行低散射设计,对于隐身目标部件的不同关注方向需要分别单独设计载体,这增加了隐身目标的研制成本。
因此,针对现有低散射载体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隐身目标不同关注方向的低散射载体,以同时获得部件不同方向的隐身性能,降本增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低散射载体只能获得隐身目标部件单一方向隐身性能,对其不同关注方向的隐身性能需要分别单独设计载体的缺陷,提供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所述载体外形为类水滴形,包括前端点、尾端点、左侧端点、右侧端点、上表面端点和下表面端点六个外轮廓端点;
所述六个外轮廓端点相互连接分别形成载体无缝连接的上表面、上侧表面、下侧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的连接点包括前端点、上表面端点、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上侧表面的连接点包括上表面端点、尾端点、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下侧表面的连接点包括下表面端点、尾端点、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下表面的连接点包括前端点、下表面端点、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所述载体以前端点、上表面端点、尾端点和下表面端点依次连接形成的平面作为对称面呈镜像对称设置;上表面端点和下表面端点的位置处于前端点和尾端点之间;
上表面呈具有两个侧面的棱锥结构,前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棱,前端点与上表面端点连接形成中心棱;中心棱长于所述侧棱;
尾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边棱线,每条侧边棱线与上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一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上侧表面;每条侧边棱线与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二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下侧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平面。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上表面的两条侧棱夹角范围为70°~80°。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两条侧边棱线夹角范围为90°~100°。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前端点和尾端点之间距离的范围为1200mm~1300mm。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之间距离的范围为1000mm~1100mm。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棱锥结构的上表面前端点处设置尖锥端倒角,所述尖锥端倒角的半径小于1mm。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中,所述上表面与上侧表面的连接处、下表面与下侧表面的连接处及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连接处均设置棱边倒角,所述棱边倒角的半径小于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