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2739.5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严小鹏;吕毅;马锋;马思捷;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镜下 消化道 吻合 磁性 锚定 穿刺 组件 | ||
1.一种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性锚定装置(1),使用时置于胃(6)内;
液磁(2),使用时注入在空肠(8)内,与磁性锚定装置(1)相吸,使胃壁和肠壁贴附在一起;
液磁输送装置(3),输送液磁(2)至空肠(8)内指定位置;
胃肠通道建立装置(4),包括用于穿透所述贴附在一起的胃壁和肠壁以形成胃肠穿刺道的穿刺针(41),用于扩张所述胃肠穿刺道的扩张导管(43)以及用于向扩张后胃肠穿刺道输送胃肠吻合支架(441)的支架输送导管(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锚定装置(1)主体为带有中央孔(12)的圆柱状的锚定磁体(13),在中央孔(12)内固定有穿刺导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磁体(13)采用永磁材料加工成型或直接采用电磁装置;所述永磁材料加工成型后,进行表面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2)由永磁材料颗粒添加分散剂组成,为液体或半液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材料颗粒为纳米至微米级,永磁材料颗粒表面被高分子材料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输送装置(3)包括导丝(31)和磁性导管(33),磁性导管(33)的头端镶嵌有带孔的圆柱状的磁体(32),导丝(31)用于引导磁性导管(33)进入空肠(8),磁体(32)在胃(6)内磁性锚定装置(1)的吸引力下实现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1)由包裹有高分子材料的金属丝构成,其表面光滑,所述磁性导管(33)由金属丝编织的骨架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而成,二者均兼具配合内镜活检孔操作要求的弯曲性、硬度和弹性,磁性导管(33)的尾端接液磁(2)的注射装置,其内径远大于导丝(31)的外径,外径小于经内镜活检孔,以确保在内镜活检孔内自由进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肠通道建立装置(4)还包括用于锚定所述胃肠穿刺道的头端带有锚定球囊(421)的锚定导管(42),所述穿刺针(41)经由经磁性锚定装置(1)的穿刺导管(11)穿透所述胃壁和肠壁,所述锚定导管(42)在穿刺导管(11)内沿穿刺针(41)经胃肠穿刺道进入空肠(8),锚定球囊(421)的扩张方向垂直于锚定导管(42)的轴心,充气后在空肠(8)内张开,实现锚定;所述扩张导管(43)沿锚定导管(42)进入胃肠穿刺道,扩张导管(43)的头端有扩张球囊(431),扩张球囊(431)的扩张方向平行于扩张导管(43)的轴心,充气后在胃肠穿刺道内张开,实现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肠吻合支架(441)为金属丝编织的双蘑菇头状的高弹性装置,使用前由支架释放线(442)束缚固定于支架输送导管(44)的头端,使用时拉动支架释放线(442)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用于内镜下消化道吻合的磁性锚定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41)为不锈钢材料制备的头端为锐利的圆锥体结构,穿刺针(41)的外径小于上述各个导管的内径,以使其能够在所有导管中顺利穿过;所述锚定导管(42)、扩张导管(43)和支架输送导管(44)均由金属丝编织的骨架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而成,且均兼具配合内镜活检孔操作要求的弯曲性、硬度和弹性;所述锚定球囊(421)和扩张球囊(431)均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作而成,锚定球囊(421)未充气时蜷缩于锚定导管(42)头端,且并不明显增加锚定导管(42)头端的外径;扩张球囊(431)未充气时蜷缩于锚定导管(43)头端,且并不明显增加扩张导管(43)头端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27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