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管网检测设备、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2121.9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耿冰;杨坤;刘辛悦;舒诗湖;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网 闭路信号 探测器 供水管网 检测设备 摄像装置 光源 带水作业 检测技术 连接通信 监控端 可浮动 悬浮 直观 捕捉 图像 检测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网检测设备、系统及方法,所述检测设备包括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的外部包裹可浮动载体以保持能悬浮在管网水流中,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包括摄像装置以及光源,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捕捉管网内部的图像,所述光源用于对管网内部进行照明,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与监控端连接通信,通过本发明,可实现一种直观、可带水作业且检测精度高的供水管网检测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漏水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水管网检测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供水管网漏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根据文献报道,目前全球平均管网漏损率(从管网中漏掉的水量除以供水总量)为35%。因此,为了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管网漏损。管网漏损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管道主体破损、管道连接处破损、管道附件(闸、阀、消火栓等)漏水等。
近几年来,管网漏损一直困扰着供水行业,管网漏损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使得企业蒙受着经济损失。为了降低漏损率控制产销差,各地水司通常会利用传统的管网检漏技术进行漏损检测和评估,通常这些检测手段是根据管网漏损时产生的声波来判断漏点,但是这种方案易受到外部噪声干扰的影响,影响检测精度,同时也无法清晰直观的检测管网内部情况,无法对一些有潜在风险的高位管道进行检测。
由于供水管网如果停水检测会对企业和居民产生影响,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手段以在不断水不影响水质的基础上实现对供水管网内部情况进行清晰直观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检测设备、系统及方法,以实现一种直观、可带水作业且检测精度高的供水管网检测技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供水管网检测设备,包括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的外部包裹可浮动载体以保持能悬浮在管网水流中,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包括摄像装置以及光源,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捕捉管网内部的图像,所述光源用于对管网内部进行照明,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与监控端连接通信。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网检测设备还包括微型遥控检测推流器,所述微型遥控检测推流器配置于所述可浮动载体的末端,以在低水流流速下控制所述检测设备的前进速率。
优选地,所述微型遥控检测推流器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后置舵、传动轴以及螺旋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外部推进信号,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后置舵、传动轴,所述后置舵用于控制所述供水管网检测设备在水中的平衡和调整方向,所述传动轴用于调节所述螺旋桨以调整所述供水管网检测设备在管网水中的前进速率。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
优选地,所述可浮动载体为浮动泡沫载体。
优选地,所述摄像装置为高清摄像头,所述光源采用led外置光源。
优选地,所述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的尾端与监控端通过光纤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检测系统,包括:
供水管网检测设备,用于利用外部包裹可浮动载体、悬浮于管网水流中的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实时捕捉管网内部的图像,并将其传送至监测端。
监测端,用于获取供水管网检测设备传送的实时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图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情况处理。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网检测设备还利用微型遥控检测推流器获取监测端的外部推进信号,以在低水流流速下控制所述检测设备的前进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管网闭路信号探测器的摄像装置实时采集供水管网内部的图像,并将其传送至监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2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