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1973.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祖庆贺;缪志勇;拾莉;孙琳;陈庭;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8 | 分类号: | C04B7/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高 土质 活性 掺和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水泥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该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煅烧含有黏土和石灰石两种材质颗粒的混合粉体或料饼,使黏土中的高岭土矿物失水转变为结晶程度很差的偏高岭土相,这种偏高岭土在氢氧化钙的激发下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低温煅烧的温度为600‑700℃,此时,碳酸钙尚未分解,石灰石质材料依然保持原有的性能。将煅烧后的材料粉磨至比表面积为500‑600m2/kg,在机械力的激发下,偏高岭土的水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石灰石颗粒随着粒度的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填充性能,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泥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石灰石质矿山常伴有黏土层,在骨料生产过程中,这些黏土颗粒混杂在骨料中,使骨料含泥量或泥块含量偏高,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对骨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作出了严格限定。各骨料生产企业为了产品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对骨料进行处理,常规的处理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对骨料进行水洗,水洗后的泥浆对环境造成严重负荷,即使经过压滤后的料饼堆放也需占用大量的土地;一种是采用旋风收尘设备收集骨料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收集的细颗粒亦难以大规模应用。其原因是骨料在破碎过程中还生成了部分的石灰石质细颗粒。若将含有黏土和石灰石两种细颗粒的混合粉体或料饼用于烧结砌块,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产大量气体,降低砌块强度,此外,石灰石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钙在遇水会发生体积膨胀,导致砌块破裂;若将混合粉体或料饼用于制备混凝土掺和料,则其中的黏土颗粒会对混凝土外加剂产生剧烈的吸附,严重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专利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煅烧含有黏土和石灰石两种材质颗粒的混合粉体或料饼,使黏土中的高岭土矿物失水转变为结晶程度很差的偏高岭土相,这种偏高岭土在氢氧化钙的激发下(水泥水化会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钙)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低温煅烧的温度为600-700度,此时,碳酸钙尚未分解,石灰石质材料依然保持原有的性能。将煅烧后的材料粉磨至比表面积为500-600m2/kg,在机械力的激发下,偏高岭土的水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石灰石颗粒随着粒度的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填充性能,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本发明制备的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参照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检测掺和料的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需水量比为98%,7d活性指数为67%,28d活性指数为86%。需水量比与粉煤灰相当,活性指数优于粉煤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a、将含有黏土和石灰石两种材质颗粒按照重量比5-8:3形成的料浆经压滤后形成的料饼置于高温炉中,其中黏土中高岭土矿物含量为60%,接着将高温炉的温度从常温升高至120℃后,保温2h,以使得料饼中的水分蒸发掉;
b、随后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650℃,并保温4h,使得黏土中的高岭土转变为偏高岭土相;
c、随后高温炉的温度冷至常温,将热处理后的料饼进入磨机,粉磨至比表面积为600m2/kg,即制得偏高岭土质活性掺和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