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培养平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1707.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林;武自强;刘向福;冯晓飞;刘朝茂;夏庆峰;彭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2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废菌 平菇培养料 土豆汁 玉米汁 菌材 平菇 石膏 冷却 废弃 资源综合利用 含水量控制 食用菌生产 常压灭菌 二次利用 生石灰粉 原料保证 栽培平菇 重量份数 石灰粉 灭菌 出锅 小块 预湿 装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培养平菇的方法,涉及天麻废菌材二次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利用天麻废菌材的平菇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废菌材90‑95%、生石灰粉3%、石膏2%,土豆汁0‑2.5%,玉米汁0‑2.5%,含水量在50‑70%;将天麻废菌材劈成小块并粉碎,取劈碎的天麻废菌材90‑95%,加入3%石灰粉提前预湿,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5‑65%,100℃常压灭菌10‑15h,冷却至25℃,在加入,土豆汁0‑2.5%,玉米汁0‑2.5%,五天后加入2%石膏搅拌均匀、装袋、灭菌,两天后出锅冷却得到平菇培养料。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料栽培平菇,既延长了天麻废弃菌材资源综合利用,又可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保证,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麻废菌材二次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培养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而名贵的中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入药和食用历史,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天麻是一种极为简化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必须与蜜环菌共生,靠消化蜜环菌得到营养后才能够生长繁殖,没有蜜环菌天麻就不能生长。
云南省昭通小草坝地区由于其阴雨湿润的特殊气候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全国闻名的天麻生产基地。然而,生产实践发现蜜环菌在树叶菌包中菌丝体生长缓慢、产量低、分布不均,存在原料利用率低、菌材培养时间长等问题。菌材多采用直径6-10cm粗大枝干,使得昭通地区的阔叶乔木被大量砍伐,造成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同时蜜环菌往往只生长于木材韧皮部和木质部交界面,导致菌材原料利用率低下。每年有近百万吨天麻废弃弃于天麻产区田间地头和道路两旁,其被也被视作废物,既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产业,是云南省重点支持的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但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原料短缺及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与产业发展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Fr)Kummer]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我国栽培量最大并畅销不衰的食用菌,也是目前主栽的四大食用菌品种(蘑菇、平菇、木耳、香菇)之一。平菇具有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生长周期短、销量大和栽培风险小等特点,是国内菌类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目前,利用天麻废弃菌材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还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培养平菇的方法,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料栽培平菇,既延长了天麻废弃菌材资源综合利用,又可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保证,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的平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废菌材90-95%、生石灰粉3%、石膏2%,土豆汁 0-2.5%,玉米汁0-2.5%,含水量在50-70%。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天麻废菌材的平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废菌材90-95%、生石灰粉3%、石膏 2%,土豆汁0-2.5%,玉米汁0-2.5%,含水量在50-7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的平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麻废菌材劈碎,取劈碎的天麻废菌材93%,加入5%石灰粉提前预湿,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5-65%, 100℃常压灭菌10-15h,冷却至25℃,五天后加入2%石膏搅拌均匀、装袋、灭菌,两天后出锅冷却得到平菇培养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天麻废菌材培养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天麻废菌材劈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技术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富硒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