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躺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1601.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潇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A47C17/86;A47C19/02;A47C19/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云波;吴辉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组件 顶棚 多功能躺床 骨架座 可折叠结构 布艺装饰 缝合连接 运输成本 运输过程 支撑装置 装箱量 分拆 固设 减小 支撑 | ||
1.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200)、用于支撑顶棚(200)的定位组件(100);定位组件(100)底部固设有支撑装置(300);所述顶棚(200)为可折叠结构,包括有若干骨架(21)、缝合连接在所述骨架(21)上的布艺装饰体(22)和骨架座装置(23);骨架座装置(23)固设于定位组件(100)两侧;所述骨架(20)呈圆弧状体,若干骨架(20)之间穿设有绳子(24),绳子(24)上设置有与若干骨架(20)相适配的穿绳扣(25),绳子(24)与穿绳扣(25)相互配合,用于调整顶棚(200)上骨架(20)的伸开或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0)包括四个支撑座(30),四个支撑座(30)等距布设于定位组件(100)底部;所述定位组件(100)呈环形结构,由若干钢管(10)相互套接而成,相邻钢管(10)之间通过定位销(11)连接固定;支撑装置(300)固设于钢管(10)底部;所述定位组件(100)的直径为1.5~2.5m;支撑装置(300)的高度为30~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00)的钢管(10)上铺设有面料(12),该面料(12)为加密牛津布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12)背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料(12)塌陷的防塌机构(500);所述防塌机构(500)包括连接环(50)、织带(51)和张紧器(52);连接环(50)位于面料(12)背面的中部,张紧器(52)连接于织带(51)上, 面料(12)背部环形等距布设有若干连接布条(53),连接布条(53)与面料(12)之间穿设有织带(51),织带(51)的一端缠绕于钢管(10)上,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环(5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51)环形等距布设于面料(12)背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包括连接杆(32)和布设于连接杆(32)两侧的支撑杆(31);两侧的支撑杆(31)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一体成型,连接杆(32)位于两侧的支撑杆(31)底部,并且连接杆(32)呈内凹弧形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与钢管(10)连接处固设有三角板(34),且两侧支撑杆(31)之间的距离小于钢管(10)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座装置(23)包括连接轴(230)、左骨架座(231)和右骨架座(232);连接轴(230)的一端固设于钢管(10)外侧,连接轴(230)的另一端固设左骨架座(231)和右骨架座(232);左骨架座(231)和右骨架座(232)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若干骨架(20)相适配的连接套筒(233),若干骨架(20)套接于连接套筒(233)上,右骨架座(232)外设置有用于限制连接套筒(233)转动角度的限位螺栓(23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00)上设置有靠背组件(400);靠背组件(400)可拆式连接于支撑座(30)的支撑杆(31)上,靠背组件(400)与顶棚(200)的折叠方向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400)包括连接杆(44)和三根支撑柱;三根支撑柱即第一支撑柱(41)、第二支撑柱(42)和第三支撑柱(43);支撑杆(31)内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柱(41)、第二支撑柱(42)和第三支撑柱(43)相适配的连接套筒(48);第一支撑柱(41)、第二支撑柱(42)和第三支撑柱(43)分别插接于连接套筒(48)内;第二支撑柱(42)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柱(41)和第三支撑柱(43)的长度,第一支撑柱(41)和第三支撑柱(43)长度相等,对称布设于第二支撑柱(42)两侧,第一支撑柱(41)、第二支撑柱(42)和第三支撑柱(43)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环(45)第二连接环(46)和第三连接环(47);连接杆(4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环(45)第二连接环(46)和第三连接环(47),连接杆(4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定位组件(100)的钢管(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潇,未经李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6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