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检测金属探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1059.1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娜;刘叙钦;罗远兴;肖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宇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4 | 分类号: | G01N29/24;G01N2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检测 金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检测金属探损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导线、探损体,探损体为环形结构,其信号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主机的信号端探损头包括掌流体、探损头、涂剂夹层、刮剂夹层、内圈、外圈、纹体卡座,探损头设有两个,且分两侧固定安设在涂剂夹层上端外层并与导线采用电连接,本发明改变传统的棒状探头,将探损体采用环形结构设计,在探测时,环形探损体可完全密封于工件表面,且探损体的宽度为20‑30cm,可较大限度的保护非接触区不被环境污染,以保证探测时接触层间的光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检测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超声检测金属探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的管道大部分都采用金属所制,当管道出现细微的损坏,例如:裂纹、凹陷等一些人眼较无法分辨出的伤痕便需要利用到金属检测器对其进行损坏探查,常有超声波探损技术主要利用声脉在缺陷处发生特性变化的原理来检测,而现有技术常用探头与工件表面直接接触,而探头长采用棒状结构制成,因此:
采用的接触式检测中,由于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粉尘,在探头的非接触区域容易使粉尘重新沾染在工件上,导致探测时接触层间的空间无法彻底排除干净,造成声波入射工件困难,进而影响探测结果;
在超声波检测中,需要耦合剂填满探头和被检查表面之间的空隙,而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涂抹,人工涂抹容易造成盲区无法完全填满,造成声耦合的不充分,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判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检测金属探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声检测金属探损装置,其结构包括主机、导线、探损体,所述探损体为环形结构,其信号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主机的信号端;所述探损体包括掌流体、探损头、涂剂夹层、刮剂夹层、内圈、外圈、纹体卡座,所述探损头设有两个,且分两侧固定安设在涂剂夹层上端外层并与导线采用电连接,所述掌流体直接接触于涂剂夹层的一侧,所述纹体卡座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焊接于内圈的末端,另一个焊接于外圈的末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剂夹层由斜三角涂剂层、倒三角涂剂层组成,所述斜三角涂剂层设有两个,两者之间配合有倒三角涂剂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剂夹层包括斜三角刮剂层、倒三角刮剂层,所述倒三角刮剂层与倒三角涂剂层相对,且在其两侧各设有斜三角刮剂层,其中两个所述斜三角刮剂层与倒三角刮剂层上均设有清洁海绵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三角涂剂层的上端外层设有两个探损头,并与掌流体位于倒三角涂剂层、倒三角刮剂层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掌流体组成有实体球、空腔、扩散体、掌形流腔、出料口,所述扩散体设于掌形流腔内部上端的汇集处,且该扩散体与掌形流腔所接触的一端开设有一进料口,在所述扩散体内部形成的空腔安装有实体球,实体球与扩散体为同轴安装,所述出料口设于掌形流腔的三个分支末端并各配合有斜三角涂剂层、倒三角涂剂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圈与外圈相互交错贯穿于纹体卡座内,并采用间隙配合,且通过各所述纹体卡座相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剂夹层呈倒立结构与涂剂夹层相贴合,其中涂剂夹层位于底部首先接触于金属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散体为上实下空结构,其中空心结构的部位直面于三个所述出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三角涂剂层与倒三角涂剂层形成的掌形结构一一对应配合于出料口,其内部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三角涂剂层与倒三角涂剂层分别对应于斜三角刮剂层、倒三角刮剂层,各斜三角涂剂层与斜三角刮剂层的结构大小相同,而倒三角涂剂层与倒三角刮剂层结构大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宇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宇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1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