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0786.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海;陈洪刚;任超;李兴龙;滕奇志;吴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103 | 分类号: | H04N19/103;H04N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模式 超分辨率 图像编码 压缩 性能提升 图像 编码质量控制 卷积神经网络 视频编码标准 待编码图像 自适应编码 编码性能 低分辨率 方法选择 模式判决 全分辨率 视频编码 效应技术 压缩率 构建 联合 拓展 应用 | ||
1.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JPEG压缩图像,构建并训练用于去压缩效应和超分辨率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步骤二:基于给定的待编码图像及编码质量控制参数,利用自适应编码模式判决方法选择出编码模式;
步骤三:基于选定的编码模式,对给定的图像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基于增强型残差模块的去压缩效应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基于增强型残差模块的超分辨率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基于统计建模的自适应编码模式判决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两种互补的编码模式,即全分辨率编码模式和低分辨率编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联合超分辨率和去压缩效应的图像编码性能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可以拓展到其他图像或视频压缩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07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