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0231.1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夏良文;王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化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22 | 分类号: | C25D11/22;C25D11/24;C25D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电解 着色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及产品,包括前处理工序、阳极氧化处理工序、敏化处理工序、着色处理工序、半封孔处理工序及电泳处理工序,其中敏化处理工序中,敏化液中含有还原剂和络合剂,经敏化处理后的型材与电解着色液结合能力更强,着色完成后的型材颜色也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通过在铝型材氧化膜中电解沉积金属铜,可以得到红色的铝合金表面,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多种高档建筑物的内部装饰,满足中高档消费人群的心里需求,但是电解铜着色由于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褪色的现象,继而导致生产成品率低下,且耐候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及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型材在电解着红色的生产过程中容易褪色的问题。
具体的,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首先是将坯料铝型材置于化学抛光槽内,进行化学抛光处理;
(2)阳极氧化处理:前处理后的铝型材进入阳极氧化槽进行电解氧化处理;
(3)敏化处理:将阳极氧化处理完成的铝型材浸泡在敏化液中进行敏化处理,所述敏化液中含有还原剂和络合剂;
(4)着色处理:将敏化处理完成的铝型材在着色液中进行电解着色处理,得到具有红色着色的铝型材产品;
(5)半封孔处理:将着色完成的铝型材进行中温半封孔处理;
(6)电泳处理:将半封孔完成的铝型材进行在电泳槽中进行电泳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的浓度为5~12g/L,所述络合剂的浓度为3~5g/L。
进一步地,所述敏化液中的还原剂为次磷酸钠或乙醛酸或硼氢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敏化液中的络合剂为三乙醇胺、酒石酸钾钠、乙二胺四乙酸和柠檬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通过对铝型材进行敏化处理,使铝型材氧化膜表面和内部附着能与Cu2+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通电以后,Cu2+与氧化膜层表面和内部的还原物质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着色原理可知,被还原后的Cu2+附着在铝型材的表面,产生不同的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着色液的成分配比为:硫酸3~7%,硫酸铜3~7%,硫酸镁25~35%,分散剂1~2.5%,余量为水;所述着色槽的槽液成分配比为:着色液30~54g/L,硫酸18~23g/L,硫酸铜8~13g/L,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电解着色的电压为:12~16V,着色温度为20~3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半封孔处理的工艺参数为:PH为5.6~6.5,温度为55~65℃,处理时间为9~16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电泳处理的工艺参数为:电压110~140V,PH为7.5~8.5,温度为18~25℃,处理时间为150~200s。
一种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产品,所述产品使用所述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方法制备。
与现有的铝合金铜盐电解着色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不褪色。敏化工序使铝制品表面氧化层以及氧化层内部含有了使Cu2+有还原趋势的物质,进入着色工序后,通电后可使Cu2+在铝型材在表面和内部都发生发生反应,即使在后续的生产步骤中,也不会因为表面的Cu原子脱落导致褪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化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化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0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