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0090.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2;C08G18/08;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6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运 客车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搅拌均匀并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符合环保要求。所述方法包括:一:选取制备合格的聚醚多元醇80‑100份、聚合物多元醇20‑30份、扩链剂7‑9份、交联剂5‑11份、泡沫稳定剂0.4‑0.5份、催化剂1.5‑2份、纯净水0.4‑0.5份和阻燃剂8‑15份置入一号混合器中混合,制成A组分;二:再选取制备合格的纯MDI5‑10份,液化MDI43‑45份置入二号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制成B组分;三:将A、B组份按A:B=100:48~55的质量比置入到反应釜中,在温度20‑3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充分且均匀搅拌45‑60分钟,制成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四:将反应釜内制好的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置入存储罐中密封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结皮组合料在客车上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方向盘的轮缘,车门缝的连接材料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车上材料的选用,不仅要满足实用性、舒适性,还应该符合环保要求以及美观等特点。
如公告号为CN105601873B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8年05月25日公开了一种汽车方向盘用聚氨酯自结皮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为:聚醚多元醇:60-70;聚合物多元醇:15-30;扩链剂:5-10;发泡剂:0.5-1.0;泡沫稳定剂:0.3-0.5;开孔剂:3-5;催化剂:1.5-2;B组分为:聚醚多元醇5-10;纯MDI:15-20;液化MDI:45-60;粗MDI:20-30。
现在市场上自结皮组合料大多数是采用全水发泡的聚氨酯材料,该材料存在结皮层薄及产品表面有小气孔、VOC含量高、气味大等问题,不仅如此,由于生产过程简单,大多采用人工小规模生产,产量不高,且常因搅拌不均匀导致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自结皮组合料的生产存在搅拌不均匀及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指定生产设备能够搅拌均匀并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符合环保要求的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的制备方法。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选取制备合格的聚醚多元醇80-100份、聚合物多元醇20-30份、扩链剂7-9份、交联剂5-11份、泡沫稳定剂0.4-0.5份、催化剂1.5-2份、纯净水0.4-0.5份和阻燃剂8-15份置入一号混合器中混合,制成A组分;二:再选取制备合格的纯MDI5-10份,液化MDI43-45份置入二号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制成B组分;三:将A、B组份按A:B=100:48~55的质量比置入到反应釜中,在温度20-3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充分且均匀搅拌45-60分钟,制成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四:将反应釜内制好的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置入存储罐中密封保存。
该方法通过四大步骤,选用环保型材料,即可制得营运客车用自结皮组合料,再通过指定反应设备,搅拌均匀并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以甘油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其官能度为3,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醚多元醇;所述聚合物多元醇包括以聚醚三醇为基础聚醚,以苯乙烯-丙烯腈混合单体聚合而成,固含量28的聚合物多元醇。选用环保材料、降低污染。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扩链剂为乙二醇,官能度为2,分子量62;交联剂为聚酯多元醇PL91,官能度为3;泡沫稳定剂为硅酮类表面活性剂L3415。选用环保材料、降低污染。
作为优选,催化剂包括催化剂I、催化剂II、催化剂III;催化剂I为LE-10反应型发泡催化剂,催化剂II为ZF-54延迟性反应型发泡催化剂,催化剂III为LE-526反应型凝胶催化剂。选用环保材料、降低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0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