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9083.1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荣志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6;C08K9/04;C08K3/34;C08K5/103;C08K5/053;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层 聚氯乙烯 阻燃电缆料 蒙脱土 磷化 三硬脂酸甘油酯 塑化 聚氯乙烯基体 苯并三氮唑 硫醇丁基锡 丙烯酰胺 成品电缆 季戊四醇 三氯化磷 原料组成 阻燃性能 磷酸酯 锡酸锌 相容性 引发剂 重量份 羟基 制备 力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三氯化磷5‑7、三硬脂酸甘油酯0.7‑1、聚氯乙烯160‑180、丙烯酰胺30‑40、引发剂0.8‑1、聚氯乙烯140‑160、季戊四醇4‑6、羟基锡酸锌2‑3、蒙脱土10‑13、苯并三氮唑0.6‑1、硫醇丁基锡0.1‑0.2,本发明实现了插层蒙脱土的表面塑化,增强了其与聚氯乙烯基体间的分散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成品的力学强度,本发明加入的磷酸酯还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品电缆料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近十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跻身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财政补助和科技支持等措施,用以促进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市场的增长。光伏电缆是连接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关键部件,其市场需求量也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
太阳能设备的使用寿命长达20~30年,在太阳能设备中必须使用专用的太阳能电缆(即光伏电缆),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太阳能系统经常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若使用普通电缆,则电缆护套容易碎裂并导致绝缘层的降解和失效,很容易引起电缆短路,造成火灾或人员伤害。因此光伏电缆不仅需要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抗紫外线、耐潮湿、抗臭氧、抗化学腐蚀等方面的特性,同时,为避免发生火灾和对环境造成影响,光伏电缆还必须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其不仅提高了成品的力学强度,并且通过加入磷酸酯还使其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成品电缆料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三氯化磷5-7、三硬脂酸甘油酯0.7-1、聚氯乙烯160-180、丙烯酰胺30-40、引发剂0.8-1、聚氯乙烯140-160、季戊四醇4-6、羟基锡酸锌2-3、蒙脱土10-13、苯并三氮唑0.6-1、硫醇丁基锡0.1-0.2。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钠。
一种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苯并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7-9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硫醇丁基锡,在60-6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醇分散液;
(2)取蒙脱土,在700-750℃下煅烧1-2小时,冷却至常温,加入到上述醇分散液中,超声10-20分钟,蒸馏除去乙醇,得活化蒙脱土;
(3)取引发剂,加入到其重量30-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4)取三氯化磷、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超声3-4分钟,与活化蒙脱土混合,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65-70℃,加入上述引发剂水溶液,保温搅拌4-5小时,出料冷却,得磷化插层溶液;
(5)取季戊四醇,加入到上述磷化插层溶液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90-95℃,加入聚氯乙烯重量的10-15%,保温搅拌3-4小时,出料冷却,过滤,将沉淀水洗,真空40-50℃下干燥1-2小时,冷却至常温,得磷化插层改性聚氯乙烯;
(6)取上述磷化插层改性聚氯乙烯,与剩余的聚氯乙烯、羟基锡酸锌、三硬脂酸甘油酯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即得所述磷化插层阻燃电缆料。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荣志,未经董荣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9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