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8612.6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汝贤;王守虎;王俊涛;姚斌;申晓莉;王薇;王晓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插管 密封 配注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包括密封配注器,插管和单流阀;插管置于密封配注器腔体内,插管主体外壁分别与密封组件、隔环相贴合,将插管外壁与第一上接头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间与插管外壁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隔开,分隔插管内外注水通道,锁爪伸出密封配注器腔体并连接有单流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的工作方法,当工具管柱下入预定位置后,从内管内打压截断活塞组件的销钉开启活塞正常注水;当需要带压起管柱时,先停注,上提插管并带动单流阀上行至第二环形空间处,将密封配注器出水口关闭,隔绝套管内的高压水传入密封配注器内,满足双管分注“内管常压、外管带压”的带压作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田注水、注聚合物领域采用双管分注工艺的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为实时掌握各注水层段生产情况,了解油藏温度、压力、渗透性等基本情况,开展双管分注技术研究,该技术具有流量调节准确、测调简单、工艺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国内油田多有应用,但均未开展过带压作业研究,市场上暂无适合双管分注带压作业的插管和密封配注器,因此,急需此类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以满足精细注水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及其工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包括配注器本体、插管和单流阀;插管设在配注器本体的腔体内,插管外壁与第一上接头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间,插管外壁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插管外壁与配注器本体的密封组件相贴合,将两个环形空间分隔开;插管伸出配注器本体的腔体的尾端连接有单流阀;当上提插管时,插管带动单流阀上行至第二环形空间处,关闭配注器本体内管上的第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管包括插管管体,插管管体头部套设在第二上接头内,插管管体尾端设有锁爪,靠近锁爪处的插管管体上设有第二出水孔;插管伸出配注器本体腔体的尾端通过锁爪与单流阀相连接。
进一步的,插管管体分为两段,由连接头连接为一体;插管管体的尾端连接锁爪处设有用于扶正锁爪的第二扶正环。
进一步的,配注器本体包括第一扶正环,第一扶正环外围设有第一上接头,第一上接头内壁下端设有内管,第一上接头外壁下端设有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活塞,内管和外管的尾部套设有下接头,外管上设有第一出水孔;内管与第一上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组件;
插管设于配注器本体的腔体内,第一扶正环将插管管体扶正并居中,插管管体外壁与配注器主体的密封组件相贴合,将两个环形空间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环状密封圈及配件;密封组件之后的内管上设有隔环;
插管管体外壁分别与密封组件、隔环相贴合,在插管管体与内管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
进一步的,活塞头部通过销钉固定在内管上,活塞尾端对应于第一出水孔起始处;当内管打压时,固定活塞的销钉被截断,活塞滑落至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底部。
进一步的,单流阀包括单流阀主体,单流阀主体外围前端设有与内管过盈配合的T型密封圈,后端设有与内管过盈配合的限位爪;单流阀主体内壁上设有与锁爪的凸台相配合定位的内台阶;单流阀的中心线上设有压杆,压杆下部设有弹簧,弹簧起始段处的压杆上设有凸块;压杆末端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配合密封圈和挡环共同实现压杆的定位。
进一步的,单流阀还包括套设在单流阀主体外的单流阀外壳。
进一步的,单流阀外壳包括单流阀外壳腔体和置于单流阀外壳腔体底部的单流阀外壳底板,单流阀外壳底板上分布有流水孔道。
一种带有插管的密封配注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8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