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8295.8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大伟;吴涛;黄参;姚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38/14;H01Q1/38;H01Q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无线 电力 发送 接收器 近场 通讯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包括:板;第一线圈图案,第一线圈图案包括N个第一线圈导电图案;及第二线圈图案,第二线圈图案包括M个第二线圈导电图案;N≥2,M≥2;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和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沿着线圈装置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存在有第i个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仅和第j个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存在有第i'个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仅和第j'个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1≤i<i'≤N,1≤j'<j≤M。该种线圈装置能够在现有线圈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线圈装置的品质因数,提高线圈装置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圈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越来越普遍的用在电子设备上,特别是一些新型的应用场合,如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无线充电(wireless charging)等。
高频线圈,由于工作频率较高,电流往往集中分布在导体表面部分,称之为趋肤效应,趋肤效应是导致线圈等效电阻过大的根因,
参看说明书附图图1以及图2,现有线圈多采用多股多层串联的方式,将线宽或厚度分割成多份,使得电流能够均匀分布在导体内部,抑制趋肤效应,降低等效电阻,从而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
但是现有多股多层形式的线圈的品质因数的提高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线圈的传输效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提高线圈品质因数的线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该种线圈装置能够在现有线圈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线圈装置的品质因数,提高线圈装置的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圈装置,包括:
板;
形成于所述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线圈图案,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包括N个第一线圈导电图案;及
形成于所述板的第二表面的第二线圈图案,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包括M个第二线圈导电图案;
其中,N≥2,M≥2;
所述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和所述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
沿着所述线圈装置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存在有第i个所述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仅和第j个所述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以及
存在有第i'个所述第一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仅和第j'个所述第二线圈导电图案的末端区域电连接;
其中,1≤i<i'≤N,1≤j'<j≤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板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缺口区域;
所述第一缺口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部,所述第一缺口部设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缺口部沿着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内圈末端,以在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形成所述的N个第一线圈导电图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板的第二表面包括第二缺口区域;
所述第二缺口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缺口部,所述第二缺口部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缺口部沿着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内圈末端,以在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形成所述的M个第二线圈导电图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区域包括三个所述第一缺口部,三个所述第一缺口部沿着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内圈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8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