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生槐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7854.3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庞海军;杜霞珍;杜栋梁;胡明辉;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砂生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常桑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生槐 催芽 浸泡 发芽率 断根 硫酸浸种 流水冲洗 摩擦处理 清水冲洗 驯化 发芽势 木质化 去毒 移栽 整地 种植 播种 育苗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野生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生槐的种植方法。通过催芽摩擦处理,催芽去毒处理,催芽浸泡处理,整地,育苗,播种;种子通过流水冲洗浸泡处理、再通过98%的硫酸浸种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4‑5遍。通过这些方法可提高砂生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效果明显。断根处理:经多年研究处理,砂生槐的根和茎比例可达3:1,当砂生槐的茎长到木质化时可移栽,其根部却已经长达60c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驯化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砂生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砂生槐是西藏本土野生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抗风沙等适应性和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能,果实具有药用价值,目前已为医用,其种子内含有的苦参碱也可作为工业原料,但是砂生槐现受病虫害的影响,野生群落生长缓慢。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一种专业的种植方法,增大其生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生槐的人工野生驯化方式,具体说是一种砂生槐的种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生槐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在碟型砂轮中不断搅拌摩擦将种子表层蜡质去掉,再通过流水冲洗种子表面,使其种皮发胀;
S2催芽去毒处理:将步骤S1处理后的种子放入体积浓度98%的硫酸中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4-5遍,去掉其外表面包裹的蜡质和所含的毒素;
S3催芽浸泡处理:再将步骤S2处理后种子放入40℃温水中浸泡6-8小时;
S4整地:每亩施入发酵稀释后的菜籽饼肥3000公斤;
S5常规培土后施底肥再进行育苗,底肥为硫酸钾复合肥、史丹利复合肥三氨和磷酸二铵,按顺序依次施加,三种肥料每亩的施加量均为10公斤,调节沙土湿度到90-96%;
S6播种:培土施底肥后,播种行距为15公分,采用条播的方式,覆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以保持苗床湿润,直到株苗长到10公分高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要分2-3次进行,每隔两个月再追肥一次;
S7移栽:当砂生槐的茎长到20cm时进程移栽,移栽时必须要断根处理。
所述S1的碟型砂轮中加入一倍种子量的沙和石子。
所述S1处理后的种子有抑制物质的存在而引起休眠时,用浴锅40℃-45℃温水处理6-8小时。
所述步骤S5中的硫酸钾复合肥中的氮磷钾比例为1:1:1。
所述高垄育苗是采用高垄面宽1.6米,长28米,垄高30一40公分,底下垫辅有育苗无纺布,用无纺布挡住主根,以发出更多的侧根。
所述育苗最佳时期为采收种子后,储藏至第二年的3月底到4月育苗。
所述S6中所述追肥是采用每亩施加6-10公斤的尿素或发酵稀释后的菜籽饼肥;所述发酵稀释后的菜籽饼肥用量为每亩10公斤兑水200公斤水。
所述发酵后的菜籽饼肥是将由菜籽经过压榨之后得到的滤渣形成的菜籽饼肥,再进行整体发酵,发酵的条件为夏季2个月或其它季节为6个月以上,发酵后加入硫酸钾、史丹利复合肥三氨和磷酸二铵,其中发酵后的菜籽饼整体总重量与三种肥料比例为9:1;其中三种肥料硫酸钾、史丹利复合肥三氨和磷酸二铵按重量比计为:1:1:1。
所述S7移栽时进行断根处理,留根在35cm最佳。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砂生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藏砂生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