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67310.7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唐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雄丹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腔 主配重块 抽拉孔 锻炼装置 滑轮支架 上肢肌肉 体育训练 牵引绳 拉环 活动配重块 上肢肌肉群 螺栓 螺栓安装 上下移动 受力状态 主体顶部 上肢 固定带 后端面 连接槽 内壁 腕套 座椅 手臂 锻炼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活动配重块和连接槽;所述主体前端内部分别开设有两处配重腔,且主体后端面开设有两处抽拉孔,并且两处抽拉孔分别与两处配重腔相连通;所述座椅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顶部端面后端,且固定带安装在座椅上;所述拉环共有两处,且拉环上分别安装有一处腕套;所述牵引绳为两条,且两条牵引绳分别通过两处抽拉孔与两处配重腔内部相连;所述滑轮支架为两处,且滑轮支架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两处配重腔内壁上;有利于通过人员手臂所产生的拉力带动主配重块在装置内部上下移动,并通过主配重块自身重量,使人员上肢在移动主配重块的同时保持反向受力状态,起到对人员上肢肌肉群的锻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重视的体育发展,国家队也在世界舞台上频频获得众多举世瞩目的奖项,而部分体育项目为上肢运动,如吊环,鞍马,双杠和高低杠等,需要强劲的上肢力量才能实现规定动作,所以需要运动员在平常时间里,进行长时间的上肢训练时,提高自身上肢肌肉力量。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类似装置,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40120168974.0所提到的一种上肢训练器,底座中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上端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转轮,转轮上安装有绑带,底座上安装有控制单元和调速器,控制单元通过调速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底座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单元相连接。该上肢训练器结构简单,通过绑带固定住手腕就能进行上肢锻炼,安全系数较高,不易发生伤害事故,使用方便。通过转轮的转动实现对上肢肌肉拉力的训练,加快上肢各部位血液循环,使上肢肌肉加强。该上肢训练器体积小,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搬运方便,容易使用。
还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720101317.3一种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垫本体和坐位体前屈测试仪,训练垫本体包括底板、固定板和海绵垫,底板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的顶部与海绵垫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顶面一端开有三个固定槽,海绵垫的顶面与固定槽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使用方便,通过训练垫本体和测量器材可以进行多种体育活动,使活动不受场地限制,在室外使用后,只需要对底板的底部进行清理,整理方便,对身高不同的同学也可进行训练垫本体的结合调节,节约资源,降低训练成本,结构简单实用,适于推广。
基于上述两处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发现,上述类似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几点问题;对训练人员的上肢肌肉锻炼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根据人员自身特性,对装置锻炼强度进行调节,容易达不到人员上肢肌肉群的锻炼需求;并且在训练时,训练人员固定效果较差,当训练人员上肢所受反向拉力过大时,容易导致人员受力移位,对后期上肢训练产生影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装置,对训练人员的上肢肌肉锻炼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根据人员自身特性,对装置锻炼强度进行调节,容易达不到人员上肢肌肉群的锻炼需求;并且在训练时,训练人员固定效果较差,当训练人员上肢所受反向拉力过大时,容易导致人员受力移位,对后期上肢训练产生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体育训练的上肢肌肉锻炼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雄丹,未经唐雄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