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7134.7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君伟;徐兴宝;朱明国;俞飞鹏;孙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03 | 分类号: | B65D90/503;B65D90/02;B65D90/10;B23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油罐 中间层 检测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包含有插装于油罐内壳体(1)上的检测管(2),所述检测管(2)连通至中间层,所述油罐内壳体(1)的外壁上贴附有检测板(5),且检测板(5)覆盖在油罐内壳体(1)的筒体和封头的连接处上,所述油罐内壳体(1)上缠绕的中间层薄膜(7)覆盖住检测板(5),上述检测板(5)与油罐内壳体(1)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检测接管(6)相连通,且检测板(5)与油罐内壳体(1)外壁之间的间隙与中间层薄膜(7)构成的中间层相连通。本发明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中间层的贯通性进行检测并有效的提高补强点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属于油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罐中间层缺乏有效的检测结构和方法,无法有效的检测油罐的中间层是否整体贯通;而且在测漏管检测到发生漏点时,尤其测漏管本身的密封是否正常缺乏有效的检测结构,为此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力对各个补强点的漏点检测,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后期的使用成本,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尤其是面对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油企,油罐制造企业必须提供中间层全面贯通的证明,且后期使用时能够快速对补强点的渗漏问题进行有效说明,否则不利于油罐企业产品的推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其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中间层的贯通性进行检测并有效的提高补强点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所述结构包含有插装于油罐内壳体上的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连通至中间层,所述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上贴附有检测板,且检测板覆盖在油罐内壳体的筒体和封头的连接处上,检测板上穿接有一检测接管,该检测板朝向封头的一侧与油罐内壳体的外壁断焊相连,该检测板的另外三侧与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满焊相连;所述油罐内壳体上缠绕的中间层薄膜覆盖住检测板,且检测板上穿接有一检测接管,上述检测板与油罐内壳体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检测接管相连通,且检测板与油罐内壳体外壁之间的间隙与中间层薄膜构成的中间层相连通。
一种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的制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步骤1、在油罐内壳体上插入检测管至油罐内壳体内;
步骤2、检测管插入油罐内壳体内的端部上套装并焊接内补强板;
步骤3、内补强板焊接在油罐内壳体的内壁上;
步骤4、打压检测,保证内补强板与油罐内壳体之间的密封;
步骤5、油罐内壳体上开孔,并使得开孔与检测管的管腔相连通;
步骤6、在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上焊接外补强板,且外补强板上的通孔与油罐内壳体上的开孔相连通;
步骤7、将带有检测接管的检测板贴附在油罐内壳体的筒体和封头之间;
步骤8、检测板朝向人井的一侧与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满焊相连,检测板朝向封头的一侧与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断焊相连,检测板的另外两侧与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满焊相连;
步骤9、将中间层薄膜缠绕在油罐内壳体的外壁上,且中间层薄膜覆盖检测板与油罐内壳体之间断焊相连的一侧。
步骤10、在中间层薄膜外制备外壳体构成SF双层油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检测管和检测接管在油罐的两端分别进行压力测试,从而可检测中间层的整体贯通性;并且检测管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分级密封性能的测试,保证了检测管的密封,当出现漏点时可排出检测管因素,从而快速对其他漏点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埋地油罐内衬改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