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溢流槽压铸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5854.X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帮华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压铸 技术 | ||
本发明是应用于压力铸造中实现压铸零件成形过程的一种工艺方法,全称《无溢流槽压铸技术》,本发明是在设计压铸模具时,考虑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向、填充顺序、排出气体的位置和方案十分重要,而过多的溢流成为不必要,因此不设溢流槽。从而减少了模具制造费用,节约了压铸合金十分之二,消除了因溢流槽的误区而造成的铸造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保证了新模具投产一次成功。
本方案是应用于压力铸造中(简称压铸,又称液锻、挤压),无缺陷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
压铸零件的铸造缺陷,主要包容在铸件内部,但也有暴露在表面的,缩孔和气孔较多。为了避免铸造缺陷,规定了模具设计必须设计溢流槽(又称集渣槽、集渣包、排渣槽、排渣包)来排除脏物、转移和补缩铸造缺陷。并且规定溢流槽的总容积,不少于铸件体积的20%(见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12出版压铸模具设计手册83-88页)。既然指出有脏物存在,却没有说明如何识别、如何分离、如何引导排入溢流槽;其二,压射口的设计只选择铸件的一边方便,不管充型顺序,致使部分气体包容在铸件中间而报废;其三,排气缝隙的设计也无方向和重点,除了压射口边,其余三边能设就设,也是包容气体的原因之一。
实际使用中,每次合模前都要经过细致的吹洗模腔。也从未发现有铸件和溢流块(溢流槽成型件)粘附有脏物。既然没有脏物,应当取消溢流槽,节约合金20%。压射口和排气缝隙起着重要作用,必须慎重考虑!
合金液的充型,必须有先有后,顺序充型,便于考虑排气,射入型腔的高压合金液,具备足够的能量直射到底边,既不能继续前进处,便在此处形成涡流填满此段型腔,进而形成全截面填充。铸件收缩需要补缩时,高压成型的铸件体内存有能量可自行补缩,顺序充型的铸件已设终端排气不含包容气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产出的铸件无缩孔,气体缺陷,完整无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帮华,未经王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