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4617.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美 |
主分类号: | B41F23/00 | 分类号: | B41F23/00;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邓芸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箱 除静电装置 动力滚筒 出纸口 加湿 电性连接 动力组件 雾化喷头 印刷过程 除静电 金属杆 进纸口 作业本 顶壁 循环干燥装置 除静电设备 湿度传感器 安全稳定 除皱装置 均匀设置 同一水平 依次设置 转动电机 两侧面 水箱 滚筒 外部 紧压 正对 印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涉及印刷除静电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加湿除静电装置成本高和除静电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工作箱,工作箱左右两侧面分别开有进纸口和出纸口,工作箱内部按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根金属杆,所有金属杆与进纸口、出纸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工作箱内部顶壁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连接有水箱并且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工作箱外部顶壁设置有循环干燥装置,出纸口外部依次设置有动力组件和除皱装置,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滚筒和正对动力滚筒的紧压滚筒,动力滚筒连接有转动电机;本发明具有成本低、除静电效果好、实用性高和安全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除静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在物体表面进行的,静电现象主要表现在物体表面。印刷的过程中包含着频繁的撞击,摩擦以及接触并分离的过程,结果是使参与印刷过程的几乎所有物体都带有静电。静电会影响产品印刷质量,它们会吸附纸屑或弥漫于空气中的大量灰尘、杂质等,在薄层印刷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还会影响生产安全,带电的印刷纸张在严重时甚至可能因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特别在作业本的印刷制造中,需要最后进行对齐,便于裁剪和装订,当印刷纸张带有同种极性电荷时,纸张之间互相排斥,造成印刷时套印不准与收纸不齐;当纸张带有异种电荷时,造成输纸时出现空张、双张、多张、套印不准等毛病;因此,印刷时消除纸张静电很重要。现有的很多静电消除装置采用静电消除器来中和纸张上的静电,但使用和维护成本过高,也有在油墨中加入抗静电剂或异丙醇,但是并不能消除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如何采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合理有效的除静电方法是本领域人员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加湿除静电装置成本高和除静电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包括工作箱,工作箱采用导电金属制造并且接地,工作箱左右两侧面分别开有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进纸口和出纸口,工作箱内部按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根金属杆,所有金属杆与进纸口、出纸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工作箱内部顶壁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连接有水箱并且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有固定在工作箱内壁的湿度传感器,工作箱外部顶壁设置有接通工作箱内部的循环干燥装置,出纸口外部依次设置有动力组件和除皱装置,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滚筒和正对动力滚筒的紧压滚筒,动力滚筒连接有转动电机。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循环干燥装置包括分别接入工作箱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相互接通并且连接有同一个干燥机,进气管上设置有正压风机,出气管上设置有负压风机,正压风机和负压风机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开关。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紧压滚筒包括固定杆和围设在固定杆上的缓冲外壳,缓冲外壳与固定杆之间存在间隙,固定杆外壁按圆周方向和中心线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压缩弹簧。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动力滚筒包括与转动电机连接的传动杆,传动杆上固定有支撑外壳,传动杆和支撑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在传动杆上的加热器。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工作箱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除湿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控制相对湿度的方法来除静电,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并且效率高,带静电纸张的表面电阻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少,进而提高纸张表面的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露,然后通过金属杆传递和工作箱的接地,从而完成静电消除,同时由湿度传感器来调节雾化喷头和循环干燥装置的启闭,保持最好的除静电条件——相对湿度在65%上下,提高了除静电效率,工作箱外部设置了动力组件和除皱装置,让除静电完成之后能迅速进入下一工序,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美,未经吴明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4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