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4080.9 | 申请日: | 2018-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陆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水仿生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02 | 分类号: | A61L27/02;A61L27/12;A61L27/36;A61L27/54;A61L27/56;A61F2/28;A61F2/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人工骨材料 超声分散 螃蟹壳 制备 过氧化氢溶液 糊状混合物 羟基磷灰石 红霉素 碳酸钙 快速冷冻 去离子水 人体骨骼 植物纤维 混合物 磺酸钠 壳聚糖 硫酸钙 人工骨 灭菌 烘干 放入 糊状 模具 成型 冷冻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过氧化氢溶液和螃蟹壳粉混合均匀,超声分散,备用;步骤二,将植物纤维、碳酸钙、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红霉素、硫酸钙和磺酸钠,超声分散,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备用的混合物混合,升温至70~80℃,搅拌至糊状;步骤四,将糊状混合物放入模具中,‑100~‑80℃条件下快速冷冻成型;降温至‑20~‑15℃,再次冷冻1~5h;步骤五,烘干,灭菌,即可。本发明添加了螃蟹壳粉,可以促进人体骨骼修复,增强人工骨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骼之所以能成为理想的生物体支架,是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硬度和弹性。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骼有一套非常精巧的结构:一束束的有机胶原蛋白基质中“镶嵌”着一层层无机羟基磷灰石(HAP)晶体,这种多层复合的结构让骨骼的硬度和抗弯能力兼备。骨骼中的HAP晶体是已知生物材料中最薄的晶体,厚度仅为1.5到2纳米左右。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和金属假体。自体骨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金属假体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因此,人工骨替代材料移植修复骨缺损成为医学重点。人工骨(Artificail Bone)是指可以替代人体骨或者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人工生物材料。当需替换关节或治疗骨断裂时,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再生功能实现骨的自身修复。然而在许多情形下,人体骨并不能实现自身修复,例如骨组织坏死,骨关节创伤,这时就需要人工骨的帮助,理想人工骨材料的研制是医学和生物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人工骨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过氧化氢溶液和螃蟹壳粉混合均匀,超声分散,备用;
步骤二,将植物纤维、碳酸钙、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红霉素、硫酸钙和磺酸钠,超声分散,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备用的混合物混合,升温至70~80℃,搅拌至糊状;
步骤四,将糊状混合物放入模具中,-100~-80℃条件下快速冷冻成型;降温至-20~-15℃,再次冷冻1~5h;
步骤五,烘干,灭菌,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比为:过氧化氢溶液40~60份、螃蟹壳粉30~80份、植物纤维10~20份、碳酸钙40~80份、壳聚糖1~3份、羟基磷灰石40~90份、红霉素4~8份、硫酸钙30~40份、磺酸钠20~30份和去离子水50~90份。
作为优选,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比为:过氧化氢溶液50份、螃蟹壳粉50份、植物纤维15份、碳酸钙60份、壳聚糖2份、羟基磷灰石50份、红霉素6份、硫酸钙35份、磺酸钠25份和去离子水70份。
作为优选,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比为:过氧化氢溶液46份、螃蟹壳粉40份、植物纤维16份、碳酸钙45份、壳聚糖3份、羟基磷灰石60份、红霉素7份、硫酸钙33份、磺酸钠23份和去离子水80份。
作为优选,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
作为优选,所述去离子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0.5%。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超声分散频率为60~80kHz,分散时间为20~30min。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超声分散频率为420~500kHz,分散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水仿生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水仿生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4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