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用防雷达涂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63759.6 申请日: 2018-10-02
公开(公告)号: CN109370320A 公开(公告)日: 2019-02-22
发明(设计)人: 王勇;夏英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09/02 分类号: C09D109/02;C09D191/06;C09D181/04;C09D145/02;C09D5/08;C09D5/32;C09D7/63;C09D7/6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111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雷达 航空用 雷达波 制备 涂料 附着力 吸收率 太阳光吸收率 丙烯腈橡胶 多功能助剂 古马隆树脂 柔韧性 石蜡 反射系数 聚硫橡胶 四氢呋喃 探测距离 外观平整 氧化亚铁 巯基丙酸 研磨 冲击性 丁二酸 丁二烯 环己酮 耐湿热 伸长率 酞菁钴 氧化锰 氧化锌 钛白粉 烘烤 甲苯 频段 喷涂
【说明书】:

一种航空用防雷达涂料的制备方法,原料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NBR、环己酮、钛白粉、1,4‑丁二酸、石蜡、聚硫橡胶、巯基丙酸、古马隆树脂、多功能助剂AMP‑95、四氢呋喃、氧化锰、甲苯、氧化亚铁、氧化锌和酞菁钴,研磨均匀、喷涂后烘烤即得;附着力1级,柔韧性1mm,外观平整光亮,耐800‑1200℃高温;8‑18GHz雷达波频段上,雷达波吸收率8‑28dB,反射系数Ra≥0.8,硬度8‑12,对太阳光吸收率E=0.9;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可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粘度30‑40s,冲击性≥35cm;168h耐湿热1级,伸长率420‑480%。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隐身涂料,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用防雷达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波隐身涂料,它能将入射雷达的辐射能吸收、散射,使雷达波不大量反射而达到隐蔽目标的目的。主要由基料和填料组成。常用的基料有天然和合成橡胶、氯丁、丁基橡胶等)、沥青、醇酸、聚氯乙烯、聚氨酯树脂等,主要起黏合作用。填料是吸收雷达波的主要成分,由特制的MgO、FeO、ZnO等的铁磁性材料组成,具有能连续吸收入射波的棱形结晶,并有一定的孔隙度,以利于内层吸收和造成由于入射波与反射波间发生干涉作用而产生波的散射,使反射回去的雷达波不超过入射波的10%~20%。

目前,由于雷达隐身涂料使用方便灵活、可调节、吸收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部分隐身工事以及几乎所有的隐身武器系统上都使用了雷达隐身涂料。雷达隐身涂科的发展使得隐身武器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近十年的局部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武器设备的有效的突防能力和攻击作用,其最重要的应用是生产各类隐身的侦察机、战斗机、巡航导弹等。 如美国的 F-22 隐身战斗机、AGM-129 战略巡航导弹, 俄罗斯的T-50 隐身战斗机,中国研制的 J-20 隐身飞机等。 另外,各国还成功地将涂覆型吸波材料应用于舰船,如美国的“阿利·忻克”级宙斯盾驱逐舰、英国的“海幽灵”战舰等。另外,隐身涂料还应用于坦克,如 T-80 主战坦克、MII3 装甲输送车等以及隐身汽车、隐身导弹发射车等。 各国还计划将雷达隐身涂料应用于隐身机库、隐身帐篷以及士兵隐身作战服上。

纳米材料粒子由于粒径极小,比表面积大,处于表面的原子比例增大,增强了活性,在电磁场作用下,原子、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磁化,使得电磁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增加对电磁波的吸收。 同时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可引起大的磁滞损耗。 将纳米材料作为吸收剂制成涂料,易于实现高吸收、涂层薄、重量轻、吸收频带宽、红外微波吸收兼容等要求,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高性能、多功能吸波涂料。美国研制了一种“超墨粉”吸波涂料,对雷达波的吸收率可达99%。法国研制成功一种宽频谱微波吸收涂层,该涂层由粘结剂和纳米级微粉填充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磁导率,在 50MHz-50GHz 频率范围内吸收性能较好。 有人采用化学法成功制备了 FeB 超细非晶合金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磁损耗,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吸波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用防雷达涂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隐身涂料吸波效果差、吸波范围窄、强度低和耐热温度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用防雷达涂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称取丁二烯-丙烯腈橡胶NBR100份、环己酮0.1-0.5份、钛白粉15-35份、1,4-丁二酸2-6份、石蜡40-60份、聚硫橡胶15-25份、巯基丙酸1-5份、古马隆树脂15-35份、多功能助剂AMP-95 为10-20份、四氢呋喃16-20份、氧化锰21-25份、甲苯40-60份、氧化亚铁0.2-0.6份、氧化锌33-37份、酞菁钴10-30份;

第二步:将丁二烯-丙烯腈橡胶NBR、环己酮、钛白粉和1,4-丁二酸投入带有温度计、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在40-60℃下搅拌30-50min,搅拌速度100-150 r/min,再升温至50-70℃,加入石蜡、聚硫橡胶和巯基丙酸,继续搅拌40-60min,搅拌速度160-200 r/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3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