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及制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2627.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镇孝;陈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515064 广东省汕头市潮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黄素酯 储存和运输 工业规模化 缓解视疲劳 食用方便 玉米黄质 视网膜 包衣粉 调味剂 蓝莓粉 润滑剂 酸味剂 填充剂 重量份 组份 配方 视力 食用 加工 维护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份:玉米黄质1‑5份,蓝莓粉5‑20份,叶黄素酯1‑5份,填充剂70‑90份,酸味剂1‑3份,润滑剂0.5‑1.5份,调味剂0.5‑1.5份,包衣粉2‑3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的制做工艺,本发明不仅具有保护视网膜、缓解视疲劳、维护视力的作用,而且食用方便,易于加工、储存和运输,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且本发明配方合理,口感良好,适合长期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及制做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黄质,学名为(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是以万寿菊花来源的万寿菊油树脂为原料,经皂化、离心、过滤、干燥等工艺制成。
万寿菊来源的该产品作为食品原料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RAS(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认定,并在加拿大、欧盟、日本、台湾地区等作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普通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JECFA对万寿菊来源的该产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设定了该产品ADI值为 0-2mg/kg bw/d。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公告内容生产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由于未提供婴幼儿食用的安全性评估材料,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现有的玉米黄质组方里,大多含有较低量的组方,例如:公开号为CN108208815A的一种蓝莓和叶黄素酯双色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中含大部分糖醇(如山梨糖醇),产品易吸潮。该专利玉米黄质的最大含量为2%(每片中的含量)。国家要求其食用量≤4mg/天,如果按照每天一片计算,按照该文件的记载制作出玉米黄质的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剂型体积就较大,食用不方便,只能按照小型片多次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该制品片型小, 且可补充所需计量的玉米黄质和叶黄素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份:玉米黄质1-5份,蓝莓粉5-20份,叶黄素酯1-5份,填充剂70-90份,酸味剂1-3份,润滑剂0.5-1.5份,调味剂0.5-1.5份,包衣粉2-3份。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份:玉米黄质1份,蓝莓粉5份,叶黄素酯1份,填充剂70份,酸味剂1份,润滑剂0.5份,调味剂0.5份,包衣粉2份。
进一步优化: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份:玉米黄质5份,蓝莓粉20份,叶黄素酯5份,填充剂90份,酸味剂3份,润滑剂1.5份,调味剂1.5份,包衣粉3份。
进一步优化: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份:玉米黄质4份,蓝莓粉10份,叶黄素酯2.5份,填充剂80份,酸味剂2份,润滑剂1份,调味剂0.5份,包衣粉2份。
进一步优化:所述填充剂为益寿糖、白砂糖、麦芽糊精及糖醇类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化: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化: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味剂为食用香精或天然调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的制做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玉米黄质、叶黄素酯的制品的制做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按重量份准确称量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2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