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电镀铬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62467.0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恩军;赵云强;李洁;李黎明;喻善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 主分类号: | C23C18/36 | 分类号: | C23C18/36;C25D3/08;C23C18/18;C25D5/40;C23C28/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高温 合金 镀铬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电镀铬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除油工序:S2、活化工序:S3、浸镀工序:S4、阳极浸蚀工序:经浸镀后,将零件浸入温度为40~60℃的镀铬溶液A中,镀铬溶液A由铬酐200~250g/L和浓硫酸2~2.5g/L组成,预热3~5min后,用0.3~0.5A/dm2的阳极电流对零件进行阳极浸蚀2~5min;S5、镀铬工序工艺:经阳极浸蚀后,将零件浸入温度为40~60℃镀铬溶液B中,镀铬溶液B由铬酐200~250g/L和浓硫酸2~2.5g/L组成,随后用10~15A/dm2的阴极电流对零件进行阴极活化2~5min,然后在3~5min内将阴极电流升到80~90A/dm2,保持30~60s后将阴极电流的大小降到45~55A/dm2,电镀至所需镀层厚度为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在镀铬槽液中零件表面再次氧化和Al元素溶解的问题;大幅提高镀层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零件表面电镀铬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电镀铬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铬层具有硬度高、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摩擦系数低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广泛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体系的外表层和功能镀层。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精密装备,在一些精密零部件的装配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装配间隙和提高产品耐磨损性能的需要,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电镀铬处理。
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使用的一种高性能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材料FGH97,该材料含有大量的Ni、W、Co、Mo、Al等合金元素,其中W、Al元素含量大于10%,W是氢过电位较高的金属其表面镀层金属难以沉积;Al是两性金属,这使得FGH97材料电镀铬十分困难。按现有技术进行镀铬,在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材料制作的零件进行镀铬过程中及零件使用过程中,常发生镀层结合力差、镀层起皮、脱落等问题。特别是采用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材料制作的某航空发动机零件转速高达10000r/min,工况十分恶劣,对镀层结合力要求很高,按现有技术获得的镀铬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镀铬层脱落的现象。
现有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零件的电镀工艺为:先采用硫酸或硫酸+盐酸进行活化,活化后直接进行电镀铬处理,以实现对零件的电镀。然而,这种电镀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硫酸或硫酸+盐酸进行活化,由于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含有大量的Ni、W、Co、Mo、Al等合金元素,其中W化学稳定性极高,在常规活化溶液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采用现有技术硫酸或硫酸+盐酸进行活化,零件表面除W以外的其它元素都发生化学反应局部溶解,而W元素不溶解,造成零件表面W元素含量大幅升高,由于W是氢过电位较高,因此更难以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而本发明采用硫酸+氢氟酸进行活化,可有效解决零件表面W不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零件表面W元素含量大幅升高从而难以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的问题。(2)在进行电镀铬处理,由于镀铬槽液含有铬酐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强酸性,一方面在强氧化性的条件下,使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零件表面的Ni、Co、Mo等元素重新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难以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另一方面在强酸性条件下使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零件表面的Al元素溶解,在零件表面一层细小的腐蚀产物,从而降低了镀层的结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止在镀铬槽液中零件表面再次氧化和Al元素溶解的问题;大幅提高镀层结合力的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电镀铬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电镀铬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除油工序:
采用有机溶济对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零件进行除油,直到将零件表面上附着的油污除掉为止;
S2、活化工序:
经除油后,在室温条件下将零件浸入到活化溶液中,活化溶液由硫酸20 ~40g/L和氢氟酸30 ~50g/L组成,浸入为2~8min后将零件打捞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2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