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调节阀芯和具有该阀芯的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9735.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林;王军;姚炜;王宏大;王次安;张超;卓丽颖;赵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01P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通道 出液通道 连通 阀座 阀芯体 阀芯 转轴 流量调节阀芯 对冲 封堵 第二进液管 第一进液管 阀座出口 散热能力 同步转动 支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阀芯和具有该阀芯的阀座,包括:阀芯体和转轴,阀芯体与转轴固定连接,以与转轴同步转动;阀芯体包括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和封堵部;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一出液通道连通,第一进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的第一进液管连通;第二进液通道与第二出液通道连通,第二进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的第二进液管连通;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出口管连通;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通过封堵部分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阀芯内设置两个独立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避免了两个支路的液体的对冲碰撞,从而避免因对冲造成的流量下降,降低了对散热能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流量调节阀芯和具有该阀芯的阀座。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因为只有当发动机水温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发动机才能正常运转,保持正常的功率扭矩输出。
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节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控制。冷却液流量高,散热能力强,发动机水温降低;冷却液流量低,散热能力差,发动机水温升高。当前主要通过流量调节阀座对冷却液流量进行控制,通常各个支路都汇合在水泵入口,然后在该位置设计流量调节阀座。对于电子式的流量调节阀座,通常的控制方式是通过调节芯体的不同转角,从而调节各个支路的通断。
现有技术中的流量调节阀座的结构如图7和8所示,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支路10、第二支路20、轴线30和绕轴线30旋转的芯体40。其中芯体40为中空的球体,芯体40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路10、第二支路20管口直径相同的第一支路10、第二支路20。第一入口401和第二入口402向内延伸相互贯通成进水通孔,进水通孔与通向下方的出水口403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当芯体40旋转到某个角度时,第一支路10和第二支路20分别与第一入口401和第二入口402位置相对,第一支路10和第二支路20内的冷却液体分别通过第一入口401和第二入口402进入到芯体40内,从第一入口401进入的冷却液和从第二入口402进入的冷却液汇合后,然后从芯体40下方的出水口403流出。当芯体40转动一定角度时,使第一支路10与第一入口401不直接相对,同时第二支路20与第二入口402也不直接相对,则可以部分封闭第一支路10和第二支路20,从而控制冷却液的流动量。而当芯体旋转至其他角度时,使第一支路10与第一入口401完全错开,同时第二支路20与第二入口402也完全错开,则第一支路10和第二支路20可以完全封闭。
现有技术中的流量阀座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支路10和第二支路20在开启后也就是分别与第一入口401和第二入口402位置相对的时候,分别从两个支路进入的冷却液在芯体40内部直接汇合,从两个支路流入的液体由于其流动方向相反,在汇合后会给彼此产生对冲,这将严重干扰彼此的流动性,导致支路流量下降,影响散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避免从不同支路汇合到阀芯内的冷却液产生对冲,避免了各个支路冷却液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冷却液的流速降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芯,包括:阀芯体和转轴,所述阀芯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以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阀芯体包括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和封堵部;
所述第一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的第一进液管连通;
所述第二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的第二进液管连通;
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被设置为与阀座出口管连通;
所述第一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液通道通过所述封堵部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水龙头以及采用该水龙头的灶台柜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瓶充放气的集成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