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9630.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1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桂珍;钟文彬;黄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轴 分娩机转 安装座 铰接座 上端 下端 装设 驱动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电动伸缩杆 教学模型 模拟驱动 躯干模型 头部模型 婴儿模型 可视化 光轴 螺装 女性骨盆模型 啮合 安装箱体 关节轴承 驱动齿条 驱动连杆 组件包括 齿轮部 上端部 上端面 体内部 内嵌 通孔 自动化 直观 透明 展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其包括透明女性骨盆模型、婴儿模型,婴儿模型包括头部模型体、躯干模型体,躯干模型体内部的模拟驱动组件包括模拟驱动安装箱体、上端安装座、下端安装座,上端安装座装设齿轮轴,齿轮轴的齿轮部啮合有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驱动的驱动齿条;齿轮轴的齿轮轴通孔内嵌装有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驱动的驱动光轴;头部模型体装设头部第一连接件、头部第二连接件,驱动光轴上端部通过关节轴承与头部第一连接件连接;齿轮轴上端面螺装下端铰接座,头部第二连接件螺装上端铰接座,上、下端铰接座之间装设驱动连杆。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且能够直观地展示分娩机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妇产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分娩机转是指胎儿先露部分被动性地进行一系列适应骨盆平面的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分娩过程。其中,分娩机转分以下步骤:衔接、下降、俯曲、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具体的,
衔接:指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促使胎头下降最主要的因素是宫缩力;
俯屈:胎头下降至骨盆底时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使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进一步俯屈,以胎头最小径线,枕下前囱径,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为内旋转;内旋转应于第一产程结束前完成。内旋转是否顺利与宫缩力关系密切,与第二产程的进展有关;
仰伸:胎头完成内旋转后,到达阴部外口时,产力迫使胎头下降,而骨盆底提肛收缩力又将胎送向前推进,二都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胎头的枕骨下部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逐渐抑伸,胎头顶、额、鼻、口、颜相继娩出;
复位及外旋转:当胎头娩出后,胎头要向左或右转45度,使胎头与胎背成正常关系,称为复位;当肩在骨盆内下降及内旋转时,枕部在外继续转45度,称为外旋转;使胎儿双肩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以利于胎肩的娩出;
肩娩出:胎肩娩出是继头娩出后的第二关,应先娩出前肩,再娩出后肩,两肩娩出后,胎身及四肢将顺利娩出。
在实际的妇产教学过程中,学员不能够直观地感受上述分娩机转,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该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直观地展示分娩机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娩机转可视化教学模型,包括有透明女性骨盆模型、婴儿模型,婴儿模型包括有模拟婴儿头部的头部模型体、模拟婴儿躯干的躯干模型体;
头部模型体包括有头部硬质件、设置于头部硬质件外表面且用于模拟婴儿头部皮肤的头部软胶层,躯干模型体包括有躯干硬质件、设置于躯干硬质件外表面且用于模拟婴儿躯干皮肤的躯干软胶层,躯干硬质件的内部于对应胸腔的位置开设有内部容置腔,内部容置腔内装设有模拟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医学教育系统的虚拟手术训练控制方法
- 下一篇:热压生烃模拟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