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钻实时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9257.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单;杨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地震 反演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实时叠前反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1)计算地层界面的反射系数2)计算深度m处、角度为θ的分角度子波ωm(θ);3)计算所述纵波反射系数Rpp(α,β,ρ,θ);4)进行反以获得深度m下的纵波速度α、横波速度β和密度ρ;5)随着钻头继续下钻,将深度m+Δm更新为m,重复步骤1)~4),直至钻头到达设定深度。本发明提出基于子波实时更新的随钻叠前地震反演方法,通过将其引入到地质导向随钻工作中,综合了高质量的随钻动态资料和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优势,能够更加准确预测地层的纵向和横向变化,实时指导井眼轨迹调整,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和储层钻遇率,从而提高了地质导向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产业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随钻实时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质导向技术是指在充分利用随钻测量(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随钻测井(LWD,Log While Drilling)和录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工程设计及时准确划分已钻地层和预测待钻地层,适时调整井眼轨迹,使实钻井眼轨迹准确钻遇目的层并始终处于油层的最佳位置。传统的基于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的地质导向技术在横向分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储层中成功率高,但遇到复杂多变的储层时钻遇率会显著降低。因此,期待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和储层钻遇率的地质导向方法。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处随钻实时叠前反演方法及系统,提高了地质导向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随钻实时叠前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
1)基于钻头在深度m以及深度m+Δm采集的实时随钻录井和测井数据,计算地层界面的反射系数
2)根据褶积模型计算深度m处、角度为θ的分角度子波ωm(θ);
3)基于左普利兹方程确定纵波反射系数Rpp(α,β,ρ,θ)的表达式,并计算所述纵波反射系数Rpp(α,β,ρ,θ),其中,α为纵波速度,β为横波速度,ρ为密度;
4)将叠前道集数据作为输入、基于步骤2)中计算的子波ωm(θ)以及步骤3)中计算的纵波反射系数Rpp(α,β,ρ,θ)进行反演,获得深度m下的纵波速度α、横波速度β和密度ρ;
5)随着钻头继续下钻,将深度m+Δm更新为m,重复步骤1)~4),直至钻头到达设定深度。
优选地,所述随钻录井和测井数据包括纵声波时差DTC、横波时差DTS和密度ρ。
优选地,地层界面的反射系数的表达示为:
其中,ρ'm表示在深度m+Δm处的密度,DTC'm表示在深度m+Δm处的纵声波时差,ρm表示在深度m处的密度,DTCm表示在深度m处的纵声波时差。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褶积模型为:
其中,Sm为深度m处的地震记录。
优选地,所述纵波反射系数Rpp(α,β,ρ,θ)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