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9252.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强;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0 | 分类号: | C08L59/00;C08L59/02;C08K5/134;C08K5/3435;C08K5/347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甲醛材料 紫外光吸收剂 材料组合物 组合物制品 光稳定剂 抗氧化剂 老化过程 耐光性能 使用寿命 聚甲醛 耐热 降解 延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数计,88.3%~98.9%的聚甲醛,0.035%~2.5%的抗氧化剂,0.035%~2.5%的紫外光吸收剂,0.0035%~2.5%的光稳定剂。这种材料组合物能够显著提高聚甲醛材料的耐热、耐光性能,延缓聚甲醛材料的降解、老化过程,延长聚甲醛材料组合物制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甲醛(POM)通常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家居休闲、机械工业等领域。聚甲醛的主链上含有氧化亚甲基链节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这样的结构使得聚甲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降解,因此提高聚甲醛的稳定性具有扩展聚甲醛应用范围的作用。而且稳定性同样也影响树脂变色的主要因素,对制品外观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为了增加聚甲醛的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助剂,助剂种类繁多,而且每一种助剂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助剂配合使用又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助剂协同效应,助剂的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助剂复合使用时,其应用效应大于每种单独使用的效应加和,即1+1>2。另一个方面,因为加工聚甲醛应用的领域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加入的助剂的种类不同,即便是加入同一种助剂可能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
在此,为了提供一种聚甲醛材料,具有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黄变现象。并进一步拓展这种聚甲醛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这种材料组合物能够显著提高聚甲醛材料的耐热、耐光性能,延缓聚甲醛材料的降解、老化过程,延长聚甲醛材料组合物制品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数计,88.3%~98.9%的聚甲醛,0.035%~2.5%的抗氧化剂,0.035%~2.5%的紫外光吸收剂,0.0035%~2.5%的光稳定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聚甲醛材料组合物中加入了抗氧化剂、紫外光吸收剂、光稳定剂,有助于提高聚甲醛材料的稳定性,防止聚甲醛因为在不稳定情况下分解甲醛,甲醛进一步氧化为甲酸,影响聚甲醛材料组合物制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加入抗氧化剂、紫外光吸收剂、光稳定剂,对聚甲醛进行改性,通过助剂效应明显提高聚甲醛材料的性能,拓宽聚甲醛材料组合物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组合物中包括聚甲醛树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或者包括聚甲醛树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以及其他助剂。
聚甲醛树脂合成方法分为共聚甲醛和均聚甲醛。
均聚甲醛
均聚甲醛是由以甲醛为单体、以三聚甲醛为单体催化合成、以三聚甲醛为单体辐射的聚合三种工艺生产得来。以甲醛为单体得到的聚甲醛末端为乙酰胺,生产过程中需要氮气进行保护。以三聚甲醛为单体的催化工艺最终产物末端为半缩醛端基。
共聚甲醛
是由三聚甲醛和二氧五环发生共聚,生产方法包括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产生的端基为半缩醛端基,需要进行处理,才能够稳定。
在聚甲醛材料组合物质量百分含量中的聚甲醛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88.3%~98.9%,优选为94.6%~98.9%,作为聚甲醛树脂的比例,具体而言,例如为88.3%、89.5%、90.2%、91.4%、92.7%、93%、94%、95%、96%、97%、98%、98.9%的质量百分含量,也可以为在此所例示数值中的任意2个数值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