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7650.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幸炤宇;吴刚;何云;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D06M13/463;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地址: | 40125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短纤维 纺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用含有不饱和醚的组合物处理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所述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的主要组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和去离子水。本发明的纺丝油剂气味小;稳定性好,室温下至少放置3个月不分层;赋予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后加工可纺性能;赋予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较宽的加工温度和湿度适应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含有不饱和醚的组合物处理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纤维是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经纺丝制成的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吸湿性好等优点,其性能与棉花接近,被称为人造棉花。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不仅具有一定范围内的水溶温度、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且溶于水后溶液无色透明,无味、无毒,在阳光、空气、水、微生物作用下,能在较短时间内自然降解,是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环境友好型纤维。根据聚乙烯醇水溶纤维这一独特的水溶性,以及其强度高、耐磨性佳的特点,将聚乙烯醇水溶纤维应用于混纺或伴纺等多个纺织领域。
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作为一种化学纤维,不同于表面覆盖有油脂等润滑剂的天然纤维,且其与疏水性能较好的大多数化学纤维也存在较大差异。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具有较多亲水性较强的羟基,吸湿性较好。所以,为保证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能够顺利加工,改善纺织后加工过程中的可纺性,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纺丝油剂,既减少静电、防止丝束磨损、控制抱合力,又要赋予纤维良好的集束性、平滑性和分散性,以满足后续工序以及下游客户生产加工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性能不稳定,放置1-2个月容易分层,更甚者放置1-2周即出现分层现象;且现有的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原油气味较大,影响操作工健康,在纺织后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掉白粉、纤维产品后加工成网抱合力不好、梳棉通过性及抗静电性能较差等现象,特别是对环境温湿度适应性较差导致生产卷绕成型差、优等品率低、腐蚀现象严重,极大影响纺织后加工的稳定生产。根据对2014-2016年客户投诉事件的统计,由于油剂因素导致后加工出现质量问题的比例分别为掉白粉31%,可纺性差34%,等品率低22%。由此,有必要开发新型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以提升其后加工应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该纺丝油剂性能稳定,室温下放置至少3个月未出现分层现象,原油无异味,纺织后加工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主要组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和去离子水。
发明人意外发现,将以上组分为原料组成的纺丝油剂,性能稳定,室温下放置至少3个月未出现分层现象。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组分:月桂酸聚氧乙烯醚和油酸聚氧乙烯醚。
进一步,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硬脂酸聚氧乙烯酯11-13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6-20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20份、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15-2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
进一步,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9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11-13份、月桂酸聚氧乙烯醚5-9份、油酸聚氧乙烯醚5-7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6-20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20份、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15-2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保护所述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搅拌釜中,接着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40-60℃搅拌30-60分钟;然后将其余各组分依次加入釜中,保持温度在40-60℃,搅拌1-2小时,即得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纺丝油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希腊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息的降级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