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7546.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柏青;张政;刘诗语;王路遥;鞠汶倩;戴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15/06;A01K6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航 运河 引水工程 引水渠道 补水 山区 血吸虫病 浮筒 补水水源 管理成本 海拔高程 引水渠 并联 防范 拦污 泵站 拦网 渠道 地势 引水 扩散 平原 流域 | ||
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设计,包括地势较低的平原运河和位于流域分水岭地区的山区运河,在山区运河的海拔高程最高处设有一条补水渠道,补水渠道与补水水源地相连通;设有一条与山区运河相并联的引水渠道,在引水渠道上依次设有泵站和除螺池,所述除螺池内设有拦污浮筒和防螺拦网。本发明中山区运河起到通航作用,通航引水工程所引水流全部通过所述的引水渠道来输送,避免了在通航运河上进行除螺处理的困难。本发明具有管理成本低,防范风险小等优点,适合在需要防范血吸虫病扩散风险的通航引水工程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血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设计。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其感染力强,传播环节多,流行范围广。钉螺是血吸虫最大的病源载体,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实践证明,控制钉螺扩散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钉螺的爬行速度十分缓慢,它的远距离扩散主要是借助水流进行,钉螺可附着在枯枝残叶等水面漂浮物上,随水漂流,也可在水底受水流作用而发生推移运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钉螺还可以在水中发生悬移运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越来越多,引水工程引水量也逐步增加,这大大增加了钉螺从疫区向非疫区扩散的风险,例如已经建成的引江济汉工程和正在建设的引江济淮工程均存在血吸虫病扩散风险。水利血防工程是指水利工程中为防螺、灭螺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钉螺通过引水工程扩散是水利血防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的水利血防工程措施尤其是沉螺池、防螺拦网和中层取水等阻螺技术在控制钉螺扩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常规的水利血防工程措施都是在没有船舶通行的渠道中实施的。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一些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还具有通航功能,由于船舶在河渠中来往,造成传统的阻螺技术在引水工程的中端(即引水河渠的主干线)难以实施。目前,在跨流域通航引水工程中水利血防工程措施都是放在通航引水工程的首端或末端,主要措施包括:对进口段河岸进行边坡硬化,在通航引水工程的进口设置沉螺池,在通航引水工程的末端即各个支渠上设置防螺拦网,等等。这些水利血防工程措施涉及的范围一般较广,管理成本较高,钉螺突破防线的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利血防工程措施无法在跨流域通航引水工程的中端进行除螺防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设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航引水工程的除螺设计,包括地势较低的平原运河和位于流域分水岭地区的山区运河,在山区运河上设有两个船闸,在这两个船闸之间的山区运河海拔高程最高处设有一条补水渠道,补水渠道与补水水源地相连通;设有一条与山区运河相并联的引水渠道,在引水渠道上依次设有泵站和除螺池,除螺池内设有拦污浮筒和防螺拦网。
优选的,所述除螺池的平均宽度和水深是所述引水渠道的平均宽度和水深的3倍以上。
优选的,所述除螺池设有两个,以便可以轮换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另外设置一条与山区运河相并联的引水渠道的方法将通航引水工程的通航功能和引水功能在流域分水岭地区分割开来,负责通航的山区运河所需通航水量来自于流域分水岭地区,不需要除螺,避免了在通航运河上进行除螺处理的困难,通航引水工程所引水流全部通过所述的引水渠道来输送,除螺防螺只需要在引水渠道上的除螺池中进行,防范范围小,管理成本低,防范风险小。
2、本发明中的除螺池采用了拦污浮筒水面拦截、池底沉降、防螺拦网池尾拦截等组合式除螺措施,上下结合,前后照顾,既保证了对钉螺的有效清除,又减轻了防螺拦网的垃圾堵塞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