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字塔构型四轴微纳飞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57530.1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齐明;武登云;周宁宁;杨磊;张鹏波;张绍卫;李刚;周刚;杨屹;来林;陈辰;刘占东;路宏;韩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28 | 分类号: | B64G1/28;H02K1/18;H02K5/16;H02K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辉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字塔 构型 四轴微纳 飞轮 结构 | ||
1.一种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微纳型飞轮(3)、基座(2)、密封罩(1)、盖板(6)、驱动线路板(5)、支架结构和中心轴(4);
四个微纳型飞轮(3)分别通过一个支架结构固定在基座(2)上,四个微纳型飞轮(3)沿周向均匀分布,均向内或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四个微纳型飞轮(3)向内或向外倾斜角度的范围均为0~90°;
微纳型飞轮(3)包括:电机定子(17)、电机转子(18)和轴承支承结构;
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
第一支架(9)的倾斜表面用于固定电机定子(17),中间具有与倾斜表面垂直设置的支承轴(14),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1)安装在支承轴(14)上,并通过法兰(20)实现与电机转子(18)连接;第二支架(10)连接到第二轴承(11)阶梯轴上端面,实现外圈旋转;
每个第二支架(10)通过一个支臂连接到中心轴(4);
中心轴(4)固定在基座(2)的中心,四个微纳型飞轮(3)分别通过第二支架(10)连接到中心轴(4);
密封罩(1)与基座(2)构成密封腔体,并进行真空密封处理,四个微纳型飞轮(3)及支架结构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体内;
基座(2)的下部具有腔室,驱动线路板(5)设置在下部腔室内,盖板(6)封闭下部腔室,实现辐照防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微纳型飞轮(3)包括电机定子(17)、电机转子(18)和轴承支承结构;轴承支承结构通过一对轴承展开形成外圈旋转结构,实现电机转子(18)相对于电机定子(17)的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微纳型飞轮(3)的倾斜角度要求,选择第一支架(9)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支架(10)支臂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锁紧螺母(15)、外锁紧螺母(16);外锁紧螺母(16)通过外螺纹旋入法兰(20)上部开口,将第二轴承的外环压紧至第一轴承的外环;内锁紧螺母(15)通过内螺纹套设在支承轴(14)上,将第二轴承的内环压紧至第一轴承的内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轴(14)为阶梯轴,下部与定子的内孔形状匹配,上部与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1)的内环尺寸匹配。
6.一种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微纳型飞轮(3)、基座(2)、支架结构和中心轴(4);
四个微纳型飞轮(3)分别通过一个支架结构固定在基座(2)上,四个微纳型飞轮(3)沿周向均匀分布,均向内或向外倾斜一定角度;
四个微纳型飞轮(3)向内或向外倾斜角度的范围均为0~90°;
微纳型飞轮(3)包括:电机定子(17)、电机转子(18)和轴承支承结构,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第一支架(9)的倾斜表面用于固定电机定子,其上开有定位槽以安装第一轴承(12),电机转子(18)通过其中轴下部安装在第一轴承(12)上;第二轴承(11)安装在电机转子(18)中轴上部,第二支架(10)连接到第二轴承(11)上,实现内圈旋转;
每个第二支架(10)通过一个支臂连接到中心轴(4),支臂具有一定弯折角度,使得第二支架(10)的中心轴与转子的中心轴重合;
中心轴(4)固定在基座(2)的中心,四个微纳型飞轮(3)分别通过第二支架(10)连接到中心轴(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13),旋入第二支架(10)的内部,压紧第二轴承(11)的外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18)中轴为阶梯轴,下部与第一轴承(12)的内环尺寸匹配,上部与第二轴承(11)的内环尺寸匹配。
9.一种微纳卫星,所述微纳卫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之一所述的四轴微纳飞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5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