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7429.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锋;刘倩倩;冯亮亮;曹丽云;张晓;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25B1/04;C25B11/091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骨 掺杂 ni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NF电极材料,包括泡沫镍基底、及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该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清洁的泡沫镍浸泡在含有氯化镍、氯化钒、氟化铵、及尿素的前驱体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将反应后的泡沫镍浸泡在含有硫代乙酰胺、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得到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NF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对Ni3S2的形貌进行了调控,提高了材料的电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NF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短期内的不可再生,以及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注定无法为今后社会的前进提供充足的动力。氢能是目前解决能源和环境的有效途径。迄今为止,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气和氧气,在工业中广泛被应用。目前,普遍认为,在酸性条件下,Pt是一种最理想的制氢催化剂,在电解水产氧反应中,IrO2、RuO2是活性最高的析氧催化剂,但它们都属于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储量稀少,且测试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因此,很有必要开发性能优异,稳定且价格低廉的电极材料来替代它们。
二硫化三镍(Ni3S2)是一种金属态硫化物,其作为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都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其催化活性,如:(1)纳米化:制备出纳米级别的材料,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2)多孔空心结构:利用表面活性剂来制备微孔、介孔、大孔等空心结构的材料;(3)复合:将Ni3S2与其他物质复合。
基于此,为了改善纯Ni3S2的催化性能,本发明提出一种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NF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高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源利用率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鱼骨状的V掺杂的Ni3S2/NF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泡沫镍浸入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5~20min、然后转移至2~4mol/L的盐酸中进行超声清洗5~20min,最后分别用乙醇与超纯水交替冲洗2~3次,再在25~35℃下真空干燥10~14h;
(2)配置前驱体溶液,该前驱体溶液中包含浓度为(0.05~0.2)mol/L的六水合氯化镍,浓度为(0.0125~0.1)mol/L的氯化钒,浓度为(0.01~0.1)mol/L的氟化铵和浓度为(0.125~0.35)mol/L的尿素的水溶液,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0~40min得到澄清溶液A。将澄清溶液A和步骤(1)处理好的泡沫镍转入高温高压水热釜中,然后在90~150℃下反应6~18h,其中反应填充比应该控制在20~80%。水热反应结束,将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将反应后冷却的泡沫镍取出,经过3次水洗和3次醇交替清洗后收集产物,并在25~35℃下,真空干燥3~5h。
(3)将硫代乙酰胺(TA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20~40ml的超纯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此时TAA的浓度为1~3 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2)%。然后将步骤(2)干燥后的泡沫镍和混合溶液B一起转移到高温高压水热釜中,然后在100~200℃下反应5~10h,其中反应填充比应该控制在20~80%。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