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7331.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阴艳超;廖伟智;吴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服务 优选 服务功能 构件序列 定制服务模块 业务功能模块 大粒度构件 稳定性分析 动态服务 动态业务 服务构件 服务需求 复用性能 构件动态 构件配置 构件组合 静态服务 静态业务 快速构建 粒度资源 实际需求 系统资源 业务模型 复杂度 构件库 小粒度 匹配 分析 集合 分解 服务 | ||
1.一种基于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QFD相关分析方法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以确定资源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模块,然后基于资源服务链对每一个服务功能模块进行稳定性分析,将服务功能模块所组成的稳定域中的静态服务特征与动态服务特征分离,形成服务稳定集,从而选择大粒度构件实现静态业务服务功能,小粒度构件组合实现动态业务服务功能,然后在构件库中选择与各分解后的功能模块匹配的所有资源服务构件,实现了由实际服务需求到定制服务模块的资源构件动态优选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服务链是一条由若干服务功能模块按照服务业务流程组合而成的服务链。资源服务链包括服务稳定集、静态服务特征、动态服务特征、稳定域、多粒度层次资源服务构件在内的相关定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域为服务功能模块所组成的静态服务特征与动态服务特征相互关联的、耦合的、非独立的服务业务模型空间,服务稳定集是是进行稳定性分析后的服务功能模块,包括动态服务功能模块和静态服务功能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稳定集是由其所需要的科技资源、服务活动、服务行为、以及服务交互过程中涉及资源提供和使用主体、资源及其共享关系共同封装成的动态服务功能模块和静态服务功能模块;
服务稳定集可定义为一个五元组ISP={id,BE-set,SB-set,PR-set,RO-set},其中,
id为服务稳定集的标志;
BE-set={IDbe,Nbe,Rbe,Fbe}为服务业务元素集,IDbe为服务业务元素的标识,Nbe为不同服务业务元素的名称属性,Rbe={dependency,corporation,conflict,option}是服务业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Fbe={fs,fv}指服务业务元素具体包含的特征属性,fs表示静态服务特征,fv表示动态服务特征。
SB-set={IDsb,Nsb,Rsb,CRsb}为服务行为集,IDsb为服务行为的标识,Nsb为不同服务行为的名称属性,Rsb-set={Synergy,inclusion,development,generalization,inheritance,dependency}为服务行为间关联关系,包括协同、包含、发展、泛化、继承、依附关系;CRsb-set={Selection,combination,uniqueness,coupling}为服务行为间的约束关系,包括选择、组合、唯一、耦合关系。
PR-set={IDpr,Npr,PSpr,PSbd,PSd}为科技资源集,IDpr为科技资源的标识,Npr为不同科技资源的名称属性,PSpr={structurecomposition,hierarchicalrelation}是科技资源的构成和层次关系,PSbd和PSd分别为科技资源及其属性描述文档;
RO-set={IDro,Nro,Rro,OSro,Aro}为资源提供和使用对象集,IDro表示资源提供和使用对象的标识,Nro为不同资源提供和使用对象的名称属性,Rro、OSro和Aro分别表示资源提供和使用角色、及其组织关系等相关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科技资源服务链的构件序列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服务特征fs表示应用领域中的稳定需求,其特征的取值为一个固定的常量;所述动态服务特征fv表示应用领域中的可变需求,为一个变量;fv的可变性V(fv)取决于变量的数目、复用频度以及变量间的相似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